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中国科学报】张思锋:让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7-11-27 08:22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在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同时,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不断促进共同富裕,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脱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实现了6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脱贫攻坚”决战阶段,面对的是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致贫因素错综复杂。因此,要在2020年前解决剩余433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更需要未雨绸缪。

调查发现,贫困农村因病致贫的疾病种类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腰椎突出、肺结核、肠胃病等慢性病,长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普遍患有腰腿疼、关节病症,因病返贫致贫几率很大。大学生人均年学费5000至1.8万元,生活费1万元左右,贫困地区农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就可陷全家于贫困。农村撤点并校后,家长进城陪读现象也很普遍,耽误就业,增加支出。男方娶媳妇礼金6万-20万元不等;因 “婚丧嫁娶乔迁升学”等名目的人情送礼陷入贫困者也为数不少。在低保、五保等特困群体的认定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情保、关系保和错保、漏保等问题。

针对复杂、顽固、难以根除的致贫因素,在2020年之前的脱贫攻坚决战阶段,必须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从根本上消除致贫因素。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全能型医生,拓宽新农合报销范围,简化农村医疗费用报销程序,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常慢多”疾病的基本诊断、基本治疗装备和条件,化解因病致贫因素。改善农村基本教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改善“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生寄宿条件;提高大中专贫困学生的学费生活费补贴标准,化解因学致贫因素。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乡规民约,摒弃旧的婚姻习俗;遏制攀比婚姻彩礼和人情送礼之风,化解因婚因送礼等致贫因素。精准实施农村低保、五保帮扶措施,实行低保据实发放;全面建设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

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关键是通过发展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部署精准脱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同时,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就是在充分尊重脱贫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贫困地区生产发展的根本条件,培育贫困人口勤劳致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使贫困户脱贫后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走向共同富裕。对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连片贫困地区,在给予放弃耕地、宅基地的农民合理补偿的基础上,应进行整村整群生态移民搬迁,直接在城镇落户,完整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对其中的劳动年龄人口给予实质性的专业职业培训,使其成为专业化的职业劳动者。解决缺水问题,是构建诸如陕西渭北“旱腰带”这样的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根本措施。解决洪涝灾害问题,是构建诸如丹江流域这样的洪水灾害高发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根本措施。解决交通闭塞问题,打造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黄河大峡谷旅游带,是构建诸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这样的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根本措施。此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使脱贫后的贫困人口在获得劳动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的同时,还能获得土地经营权转让的入股分红、租金收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注:作者张思锋,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原载于2017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文章链接为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11/329759.shtm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