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其精神生命与品格。创新港和“双一流”建设,是交大人反思自身深厚传统,在新起点上定义自身文化内涵的宝贵机遇。作为西部高教发展的里程碑,创新港建设不仅是交通大学在物理时空上的延展,更应被看作交通大学精神跃升的契机。不难发现,交大在过去深刻诠释了服务国家与扎根西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则是:如何借力“双一流”和创新港,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港文化如何塑造的问题,等同于交大人如何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大学文化是改变现实的力量
习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相对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并不是给我们现成的文化样板,让我们照本宣科。毋宁说,“文化自信”给我们指明了开拓的方向,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有标准,但是没有模板。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名校高效的经验,但是不能复制任何一所名校的精神品格。“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要求我们去想象一种新交大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求我们敢于去想象中国西部科学人文精神的新空间、新高地的模样。在哲学研究领域,重大理论课题俯拾皆是:面对文理学科划分的流俗观点和跨学科研究的要求,哲学应当致力于揭示各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我们需要回溯洪堡对研究型大学的主张,需要关心狄尔泰对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论述,需要思考MIT、ETH Zürich等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知名高校背后守持的科学理念;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哲学有义务在思想层面,拒绝欧洲中心主义,辩护和发展平等的跨文化理论、全球正义理论,使中国主张和新殖民主义彻底划清界限;面对眼前人工智能大潮,哲学对人类心灵(认知)结构的长久探索积累的成果,应当与当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积极对接,提供定性的概念思考方面的支持。诸如此类问题,涉及到的绝不仅仅是空洞的人文关怀,而是棘手的现实难题。积极地说,这些问题指出了广阔的探索空间、蕴藏着理论研究的富矿。如果我们在中国思想传统和西方哲学思想中吸收相应的理论资源,以回答这些迫切的问题,那么,创新港的哲学文化就能生根发芽,就能展现出改变现实的巨大能量。
大学的文化空间是知识空间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许多文化传统、潮流、以及难以归类的文化要素,但是大学文化并不泛泛地与所有这些文化内容有关。一流大学的文化,既非大楼,也非大师,而在于这所大学对纯粹知识品格的长久坚持。我们都知道,文化不应该是物理空间的点缀,也不能称为流行噱头的炒作,但是我们似乎也不肯定当从何处来“建设”大学文化。笔者认为,严肃对待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尊重知识价值的崇高性,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唯一途径和唯一标准。创新港的文化建设要扎根于大学的知识本质。老交大的精神之所以彪炳中国高教史,在于其唯以研究需要为需要,唯以知识创新为创新。
大道至简。在创新港建设中,我们要执拗地践行交大的知识品格。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践行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知识不只是证实了的结果,而是人类的科学探索活动本身,是人类活动中独特的一种。(在德文中可以看得更清楚,知识“Wissen”是动词,也可作名词,而知识活动的本性就是科学“Wissenschaft”)流行的观点认为:知识是知识,其对象是自然世界,因而是客观的;而文化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因而是主观的。两者似乎毫不相干。这种观点同时扭曲了文化和知识的意义。交大的精神楷模钱学森先生,完美地诠释了知识活动和文化品格的统一关系。无论对自然界的研究(自然科学),对人类心灵的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对人的社会关联的研究(社会科学),都无差别地统一于人类主体的知识活动。因此,创新港的文化建设,根本上是知识空间的建设。创新港的文化建设,就是要给知识主体(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自由地展开前沿探索。过去,救亡图存和改善民生,要求我们迅速补上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因而使得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效用。而十九大报告的论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有空前宽广的知识兴趣和细致深入的研究活动才能支撑我们在新时代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才能帮助我们在思想与科技上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遥远星空的物质世界、困扰人类发展的技术瓶颈、艰涩聱牙的经典文本,都应该成为创新港文化建设的抓手。
文化无法营造,但是文化氛围可以!
就有限的观察,我们可以说一流大学文化的外在形象应该是开放包容的。
首先,一流大学一方面要服务于所在国家和和所属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则要对人类知识共同体作出贡献。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互为支持。创新港的建设为吸引国际国内优秀学者常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深入学术前沿信息交换,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提升具体学科的研究水平。
其次,以科研主体为主体,以科研主体的审美为审美。教学与科研关系如何处理,是个伪命题。教学是科研活动的自然延伸。没有真正的科研推进,空谈教学技法毫无意义。创新港虽然承担新校区的功能,但是文化底色应当是前沿研究。因此,从文化印象营造的角度,应该突出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的色彩,淡化学校院系管理的色彩,淡化处理学校院系名称,突出作为文化品牌的校徽等精神标记。
再次,所有到创新港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图书馆、餐厅、研讨室、咖啡馆、体育场所。创新港的姿态应该是开放的好客的。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门禁,设置足够多的服务设施,有助于把创新港建设成优美舒适的学术空间。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作为一名交大的普通教员,我希望未来的创新港,是惊异于奥秘,并乐于探索奥秘的学者家园,并且祝愿创新港在不久的未来因此受人尊重和瞩目。
【作者简介】
王嘉新,男,1987年出生,哲学博士,国际马克斯·舍勒学会会员,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胡塞尔档案馆,师从现象学解释学家Hans-Helmuth Gander教授,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在《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Thaumàzein:Rivista di Filosofia》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团队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外国哲学团队,研究方向为当代欧陆哲学(现象学),认知科学哲学以及逻辑学、文化哲学,目前研究的论题有:触觉在中西视阈中的哲学价值、当代行动哲学与现象学的集体意向理论、科学知识的分配正义、基于行动的认知理论、认知运气等问题。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