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陕西日报整版报道大先生汪应洛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07-21 10:26 浏览量:

汪应洛院士在学术会议上演讲

汪应洛院士(右二)和弟子们探讨学术问题

2004年4月1日,汪应洛院士和夫人张娴如女士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赏樱花

2023年7月11日,我国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工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院士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

汪应洛是新中国培养的首位管理学毕业研究生。1958年,他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之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后的首任院长。2003年,汪应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应洛先生一生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的研究和教育,创建了管理工程学科和管理学门类,恢复重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办培养既有工程知识又有管理理论的高级管理人才工业工程双学位教育,最早开办国内MBA、EMBA教育。他是卓著的管理工程教育家,为我国管理工程的研究和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2001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2008年,获中国工程院颁发的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第一届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

把一生献给挚爱的事业

“我在19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年,进入交通大学,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从一个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新中国的人民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决不辜负党的嘱托,要让西安交通大学在大西北生根开花……”这是2010年5月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汪应洛80岁华诞和执教60年纪念活动上,耄耋之年的汪应洛对来宾和学生说的深情话语。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在全国展开,开发建设大西北形成高潮。“西迁”,这股向西而歌的洪流热情激荡。1958年8月,汪应洛先生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全家义无反顾地随同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四年级学生及电力工程系在上海的学生全部西迁到西安。

迁校之初的交大校园非常简陋,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看到新建校区教职工宿舍住房比较紧张,年轻的汪应洛主动向学校提出“大房换小房”的申请,让更需要住房的同志去住大房子。学校对汪应洛替组织分忧、为同志着想的高尚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扎根西部几十年来,汪应洛先生多次放弃返回上海或去国家部委工作的机会。“我乐于在教育岗位上教书育人,我牢记着周恩来总理对交通大学西迁的谆谆教诲。我决定留在西安交通大学,立志终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这是汪应洛的心声。

几十年来,汪应洛先生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生产组织教研室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机械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管理工程系主任、副校长及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汪应洛院士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党性原则,身体力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融合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汪应洛院士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推动电子材料、系统工程、电子物理、半导体、核能发电等新兴学科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说。

1985年,在汪应洛先生精心组织下,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12个研究所、4个独立研究室和1个研究中心,构建了一个较完善的科研组织体系。在汪应洛先生主抓科研工作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这一阶段,学校加强了电子材料、系统工程、电子物理、半导体、核能发电等新兴学科建设,弥补了西安交通大学除机、电、动等传统学科外,一些新兴学科发展不够的短板。

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西安交通大学为首个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在国内初步形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父亲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事业,印象中他总是非常忙碌,经常是吃饭时都在谈工作。即便在生病期间,他仍乐观自信,牵挂着工作。父亲的努力、拼搏与奋斗,树立起励人心志、催人奋进的榜样,给予我们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汪应洛先生的长子汪时奇深情追思父亲的一生。

7月15日上午9时,汪应洛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咸宁厅举行。厅内悬挂的挽联写着,“淡泊名利勇西迁奠基系统管理,奋发图强跟党走创始工业工程”,这是对汪应洛先生九十三载人生的高度概括。

有梦想就不能轻言放弃

2013年,已经83岁的汪应洛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我来自上海,在陕西生活工作了55年。刚从事教育工作时,一没经费,二没设备,几乎没有条件实现梦想。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孜孜追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有了梦想就不能轻言放弃。”

追求真理,锐意创新,不轻言放弃,正是汪应洛先生从事管理学科研究和教育70年来的写照。几十年来,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大量系统性、创新性工作。

20世纪70年代末,汪应洛先生开始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解决中国工程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推动了系统工程从工程向管理领域的发展,出版了第一部以解决管理与经济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工程》教材,是中国系统管理学派的重要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汪应洛先生开始着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科,为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繁荣及相互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其研究成果被企业、政府广泛采纳与实施。他主持完成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研究、“2000年的中国”研究、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建立全国教育规划模型并参与制定全国人才规划等,都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系统工程应用的重大成果。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汪应洛先生率先提出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核”与“核度”理论,并在企业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他和他的学生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与方法,成为中国管理学派的标志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汪应洛先生重点关注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提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的战略决策方法和支持工具等理论,并主持“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研究,就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围绕制造业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制造模式及管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等,以及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分散网络化制造及管理研究”等重大课题,提出“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理论和方法以及实施途径;针对制造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相容的管理模式,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2000年,汪应洛先生提出企业柔性战略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并加以实施;2001年,他提出一系列关于知识管理的重要观点,成立“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他提出服务型制造等理论和方法并在多个企业推广和实施,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2010年开始,他提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理论与方法,面向社会经济管理重大问题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为智能城市建设、公共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解决方案;2016年,他提出和倡导开展智能制造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制造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模式和精准决策机制,推动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开拓者,汪应洛先生一生出版了20余部著作,发表了300余篇论文,获得“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

担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汪应洛先生培养了120余名硕士、博士及一批优秀的博士后。

“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我这一辈子最钟情的是科研教育事业。我按照我的愿望走,一边搞科研、一边带学生,这条路我走着心里很踏实。能为国家培养人才,看着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我感到很欣慰。所以,我还会这样走下去!”汪应洛先生曾经这样说。

在他的引领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自1984年恢复建立至今,一直保持在国内一流管理学院方阵,成为我国西部乃至全国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育的摇篮。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是汪应洛先生培养的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汪应洛先生追悼会上,他作为学生代表追忆着导师:“40多年来,每次回母校见到汪老师,他和我讨论的都是国家、社会、学科发展的事情,可谓一生情系国家。在教育学生方面,汪老师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尽心尽力,以期托举学生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席酉民表示,全体学生将秉承先生遗志,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多贡献,以成绩和贡献回报师长、感恩母校。

近年来,汪应洛先生积极倡导推动工程管理硕士和应用型管理学博士的培育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曾参与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校际合作计划长达10年之久,并举办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心,先后为全国培养博士生近百名。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框架指导下,他带领团队成立“‘一带一路’大学管理学院子联盟”,共建教育合作平台,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汪应洛先生先后捐资设立汪应洛管理教育基金、汪应洛李怀祖师生奖励基金,激励和支持青年学子心怀理想、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报效国家。

2014年8月1日,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的日子,耄耋之年的汪应洛先生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子,格外高兴:“时代不断地前进,社会不断地发展,我们管理学院必须要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开拓创新,同时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我们要创新发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既能够把握发展的战略机遇,又能够脚踏实地为国家的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担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2023年4月15日,中国管理科学大会暨第八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汪应洛先生荣获特殊贡献崇敬奖。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是中国管理工程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出版了第一部以解决管理与经济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工程教材,还打破能源“边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多能源耦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他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开展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是中国工程管理界的楷模。作为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他用一颗炽热教育心守望中国管理工程事业发展。仰之一生,他用“逆境方知奋斗乐,何须人间觅坦途”的豁达,将报国的碧血丹心寓于为国献智之中。

文章刊载于2023年7月21日陕西日报09版整版

报道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7/21/content_813727.html

文字:陕西日报 吕扬
图片:资料照片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