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已遴选九届,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及专家评选,经金学院冯晨等10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入选第九届“十大学术新人”。西安交大“十大学术新人”评选重点聚焦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自第八届评选活动起,入选对象进一步向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特别是在学术前沿和交叉领域展露头角、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遴选。今天,让我们走近“十大学术新人”之一——经金学院冯晨,感受青年的新生力量。
冯晨,1993年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财政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集中于发展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2022年7月入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财政学》《政府采购管理》等课程。冯晨立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财税政策改革等现实需求展开研究,目前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位90后教师加入交大以来,先后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及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中英文代表性期刊发表、录用论文十余篇。曾先后获得上海财经大学“学术之星”、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上海青年经济学者优秀成果奖、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我校“青年优秀人才计划”等荣誉。他的相关科研成果入选全球前1% ESI高被引论文。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匿名审稿人。
是新人,也是信任
采访冯晨的当天,西安正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记者在办公室见到冯晨时,他穿着一身运动装,笑谈起自己“搁浅”的跑步计划:“没想到雨越下越大,只能再观望观望。”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地面对生活中每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是冯晨的人生态度,他很少刻意地制定计划,而是习惯自然而然地等待瓜熟蒂落。
怀揣着随性自然的态度,冯晨总能收获大大小小的意外之喜。“起初学院鼓励我评选‘十大学术新人’,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获得这份荣誉,对我而言是一种惊喜。”冯晨笑言。
身处交大这片茂密的学术丛林,冯晨坦言,作为去年刚刚进入交大的“新交大人”,比起荣誉,他更愿意将这项称号看作是一种肯定,一种信任,让他更有勇气去发掘自己的学术潜力。尽管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了不少荣誉,但冯晨并未刻意淡化荣誉带给他的喜悦,而是持久地以谦虚姿态从中获得能量,将其与科研中更为常见的失败相抵消,用积极平和的心态,舒缓着科研带来的压力感。
重理论,也重实践
冯晨的求学生涯中,充满着多元融合的色彩。他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亚洲到澳洲,体会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研究风格,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区分个性。通过多维度的学习,冯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兴趣是推动冯晨确定科研目标,汲取科研动力的源泉。他深觉自己处在一片无边无际的学术汪洋中,“可以挖掘研究的点实在是太多了”,众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常常让他生出“应接不暇”的充实感,并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长期积累的前提下,冯晨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通过回归文献与立足实际双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寻找科研灵感,填补研究领域中亟待踏足的空白。于他而言,填补空白绝不意味着简单追逐热点,例如他长期关注的中国财税政策发挥效果和现在重点研究的企业利润转移情况等问题,都属于较为传统的研究方向,却依然对中国的经济实践有着重要启发作用。
敢冒险,也善坚持
冯晨身上,似乎同时兼有“冒险”与“保守”的双重特质。对公共经济学领域始终旺盛的好奇心,使得他愿意尝试一切崭新陌生的研究问题,“凡事都要先尝试才能知道是否合适”,正是勇敢的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助燃着冯晨对于经济学的兴趣。对西部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强烈信心,使得他博士毕业后选择来到交大,期待着在这里挖掘到更多经济学领域尚未被开拓的宝藏。
谈及回到家乡工作,冯晨自我评价为“一个恋家的人”。硕士时期的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仍心系祖国,于是博士时期他又再度回到国内求学。身为一名陕西人,加入西安交大才真正意味着他的“归家”。上至全校,下至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和谐愉快的人际相处都为冯晨创造了积极向上的科研环境,他感恩能与交大一起,扎根传统的经济学领域,为西部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交大,冯晨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这一身份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他意识到身为老师,责任感是第一重要的品格,不能只将目光局限于自身的学术研究,更要认真对待教学任务。而交大学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对学术问题的好奇心,更是成了他教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冯晨直言:“能教这样喜欢提问题学生,我感到很幸福。”他将师生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双向驱动,他指引学生向前,学生们也推动着他走得更远。
身为一名年轻的经济学者,冯晨有着自己的特征。他爱笑,在科研之余享受着电影、美食和运动带来的快乐。他既拥有敢于尝试的冒险精神,又不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冯晨用一颗乐观澎湃的心,坦然闯过前方的每一道关卡,不骄不馁,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