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青年优秀导师】 李飞:科研路足履实地,向前方持之以恒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05-22 09:37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青年优秀导师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为人师表典范,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2023年3月,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学校评选,西安交通大学共评选出10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首届“青年优秀导师”。让我们走近“青年优秀导师”——西安交大电信学部李飞,感受榜样的力量。


李飞,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压电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压电性能的单晶与陶瓷材料,推动了我国在高性能压电材料与超声换能器方面的科技进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超过13000次,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次,分会邀请报告30余次,获得2022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20年IEEE Ferroelectric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 Award、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二等奖、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委会“优秀青年奖”、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学术荣誉。

踏在实际的路上

见到李飞老师,是在仲英楼的二楼大厅,来之前他刚开完一场会。“除了兴庆校区,平时也会在曲江校区和创新港办公。”奔走往返于几个校区之间,是李飞平日里的工作状态。有时因为科研工作的需要,他还会到外地出差,这次采访的前几天,他刚刚回到西安。

可以说“在路上”就是对李飞最贴切的描述,无论是日程安排,还是近二十年对弛豫铁电单晶的钻研。

对李飞来说,“青年优秀导师”的荣誉和过去取得的其他成就一样,都是他在路上收获的鲜花。相较而言,鲜花生长处根植的沃土更能得到他的青睐,“每一项成果的呈现意味着我们有可能解决一件实际的问题”。

注重实际是李飞从事科研工作以来贯穿始终的追求,身边的人用“较真”这个词来形容他。在2006年到2016年的这十年里,李飞致力于探究近二十年都未揭示的弛豫铁电单晶高压电效应的起源问题,对他来说,十年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学会从失败中有所收获,这是李飞从这十年中总结出的经验:“做科研长期没有进展是再正常不过的,失败的比例远远高于成功,重要的是心态。”时间给予了李飞平和的心态,使他在荣誉面前淡然处之,同样也让他在失败面前屹立不倒。

问题在何处,何处即归途

在李飞眼里,科研中最大的困难绝不是实验的失败,而是寻找具体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相关手段攻克,但是找到具体问题才是关键。”知道自己该研究什么,就有了方向,有了努力的目标和动力。十年里,李飞一直在寻找最关键、最具体的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李飞在成功揭示了弛豫铁电单晶高压电效应的产生机理,这为后来的高性能压电材料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学者的广泛认可。

万事开头难,绕过重重障碍,前方终于是一片坦途。

经过三年努力,2019年,李飞在弛豫铁电单晶材料高性能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获得了同期《科学》期刊专栏评论文章的高度评价:“(该项成果)实现了弛豫铁电单晶压电性能的倍增,为高性能压电换能器的研制带来新的机遇”。

2020年,李飞在压电单晶研究中再次取得突破,首次获得了兼具高压电性和高透光性的铁电单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推动了先进声-光-电耦合器件的研制,该工作与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等工作一同入选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4月7日,《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李飞及其团队在高性能织构压电陶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晶粒定向排列的锆钛酸铅陶瓷》。

“找到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要做的是一步一步向前,寻找答案。”

李飞总是习惯向前看,过去的得与失,成就和失败,以足迹的形式留在了他的来路。他要一直寻找新的问题,一直寻找新的答案:“可以说问题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角色转换,薪火相传

从学生到老师,西安交大是李飞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段历程。回忆起在交大的学生时代,李飞的脸上浮现出崇敬的神情:“每一位老师都像一名科学家。”他分享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年教过他的老师们基本上都是南方人,他们扎根西北,以朴素严谨的教学姿态,感染着如同李飞一样怀着求学赤子心的交大学子们。

交大见证了李飞步履不停的求知阶段,李飞也见证着西迁精神十几年来的不断丰沛。2021年9月,西迁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李飞更加明确了当年对老师们的崇敬感究竟从何而来,也再一次认识到如今身为交大老师的自己,该如何接过薪火,以正确的方式引领学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以身作则,是李飞在学生面前“立威”的第一法则。“打个比方,你要求学生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那么你至少七点半就要到,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有人比他们更加勤奋,那么他们一定会准时到。”以身作则的同时,李飞也希望成为学生坚强的后盾,面对刚刚开始做科研的学生,李飞会引导他们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做一些初步的尝试,尽力向学生提供最全面、最丰富的帮助和支持,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之后,再鼓励他们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

因材施教,是李飞在为学生“引路”时的第一理念。他认为老师应当要努力去发掘每个学生的最大优势,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但无论学生是内向还是外向,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不能少。”李飞颇有兴致地聊起了关于社交能力的看法,建议同学们不要总是给自己贴上“社牛”或是“社恐”的标签,要学会自然地与人沟通,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和老师沟通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敢想敢问。”

工作之余,李飞喜欢在闲暇的时候打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这是他在科研和生活之间找寻的平衡。“生活是无法预期的,很多时候都是它在推着我们朝前走,我们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调整和适应。”由于意识到生活中总有很多被动的瞬间,因此李飞格外珍惜能够由他支配的每一秒,每一秒都足以推动他在科研路上更进一步,每一秒都足以驱使他离问题的答案更近一点。李飞始终向前走着,足履实地,不止不休。

文字:研究生院 通讯社 高潇洒 薛子晨
图片:电信学部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