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经济日报】科技创新高地 区域发展引擎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扬帆起航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7-02-24 08:39 浏览量:

【编者按】2月24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题为“科技创新高地 区域发展引擎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扬帆起航”的文章,全景展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理念与内涵、原则与目标,着重介绍了创新港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先进发展模式以及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布局。现全文转载如下:

 

科技创新高地 区域发展引擎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扬帆起航

 

中国陕西,西咸新区,渭河之畔,一片5000余亩的土地形如大鹏,振翅待飞,这里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所在地,这里正火热书写着科技推动区域腾飞的创新梦想。

“政校企社、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创新港区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简称“创新港”)是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校区联建,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的国家重点项目,是陕西省全面加速“追赶超越”、发挥“大西安”发展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在面向第三个甲子发起的创业号角。创新港总面积5000余亩,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建设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23个研究院。同时,为充分承接西安交大科研成果,西咸新区专门在创新港南侧布局7平方公里产业承接区,以创新港为核心引擎,依托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园区、人才培养和集聚高地、国际化的产业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示范区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突破现有大学校区概念,探索21世纪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创新港发挥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区域科教资源优势,搭建合作转移创新成果的高效平台,打造具备科技资源“吞吐”能力的创新“港口”。创新港先期建设“科创基地(校区)”、“智慧学镇”等试验区,并逐渐将试验成果推广至西咸新区、西安及咸阳等地,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终建成“政校企社、产学研创”为一体的创新港区。

创新港的建设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即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深化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协调,即以国家战略为使命担当,做好科教资源的有效整合,科技创新领域的交叉互动,科研成果转移、孵化与产业化的高效衔接;绿色,即充分体现西咸新区的现代田园都市建设理念,打造“生态良好、环境宜居、开放包容、青春激扬”的智慧学镇示范;开放,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吸引创新人才相结合,引进、输出、合作、转移科技创新成果;共享,即着眼于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与先进管理经验的可复制性,以点带面促进整个西部地区创新发展。

建成后的创新港将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科教改革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区、创新创业与生态宜居的融合发展区,实现三大发展目标:

一是成为西部人才集聚的高地。西安交大将现有的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200余人的国家知名专家队伍及其团队布局在创新港,同时积极引进各类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员。20000余名博士、硕士,千余名海内外访问学者等高端人才均集聚于此,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

二是具备中国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这里将汇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研平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近百个,其涵盖的研究中心及新型智库均是各领域仅有的国家研究平台,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是建设开放共享的自主创新成果供给源头。西安交大将已取得的国家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发明专利、可转化科研成果全部投入科技创新港。创新港还将重点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成果转移中心,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和规模产业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

开放式、国际化的“一带一路”新引擎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西安交大和陕西省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创新港将聚集国际一流人才、打造国际一流平台、汇聚国际一流资源作为建设重点,发挥资源优势、紧抓发展机遇,建设开放式、国际化的“一带一路”建设新引擎。

创新港聚集国际一流高层次人才。西安交大启动实施“领军学者计划”、“科学家工作室”等一系列科技体制创新举措,以高端人才为核心推进国际化创新团队建设。“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学者研讨会”吸引海内外近千名杰出青年学者走进陕西,了解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培育合作空间与机遇。西安交大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筹建的丝绸之路中国西部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也将落户创新港,成为“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

创新港打造一流国际合作平台。西安交大与国家商务部、外交部及中国社科院联合成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在创新港。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与美国卡特中心联合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卡特中心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将共同开展国际一流智库建设。“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等一系列国际联合研究平台都将落户创新港,联合攻关面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

创新港汇聚国际一流科教资源。西安交大积极倡导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盟,共同搭建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在“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框架下,各类子联盟活跃发展,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断聚集优质的科教资源,增强文化与资源的互通互融。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共建的米兰国际设计学院、与美国卡特中心共建的中美友好医院、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共建的联合研究院等都将为创新港注入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活力。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发展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创新港的灵魂是“创新”,形态是具有强大开放性及共享性的进出之“港”。创新港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原则,探索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突出国际化发展新态势、彰显信息化运行新气象,打造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创新港围绕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学科建设23个研究院,打造如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国家创新中心等跨领域、高水平的“科研大平台”,建设如“Z箍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

这里是生机勃勃的“创新码头”。陕西省一次性批复建设29个省级科研基地将落户创新港,覆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9个学科。同时,对接陕西各地市经济发展需求,与榆林市共建的新能源研究院、与商洛市共建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西安米兰理工联合创新中心、美国3M西北研发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创新研究院、牛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也将在这里落地生根。

这里是创新成果孵化、应用和推广的示范基地。在这片新天地里,企业通过创新港设立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联盟、工程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等,不仅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培育生力军,更能加速创新成果孵化、应用和推广,开拓崭新的合作空间,实现人才、信息、资本等市场要素的高速流动。

这里是一流的联合研发创新平台。依托科教创新基地,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联合中心和联合中试技术中心将拔地而起。科技研发联合中心以西安交大学科优势为合作基础,开展校企联合、军民结合攻关的发展模式;中试技术中心将围绕电力电子、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

这里是创新成果应用的集群高地。将建成3D打印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应用领域的研究示范基地;开展智能微传感器、智能化装备等领域产业化应用;建设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云计算平台;建立不同行业或产业的网络舆情分析应用软件、科技统筹资源服务平台和社会化交流平台。

这片充满希望的创新田野上,汇聚着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与创新动力,绽放美丽的科技之花,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创新港的建成将新增产业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空间60多万平方米、吸引至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每年新增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每年转化技术500件以上,为多个产业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这是中国梦,也是陕西梦、交大梦。在政、校、企、社的积极广泛参与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必将建设为加快实现梦想的高地、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大学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风景、科技自主创新的响亮名片。

附原文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7-02/24/content_326597.htm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