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聚焦“双代会”】代表之声(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03-14 16:33 浏览量: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教代会暨第十六届工代会二次会议将于3月16日在创新港召开。全校“双代会”代表将齐聚一堂,重点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等重要工作,广集代表之智、广纳代表之言,广聚代表之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即日起主页新闻网开辟【代表之声专栏】,刊发各代表团的代表的建议意见,请看本期代表之声。


物理学院代表栗建兴:关于加强基础学科发展的建议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科学研究是落实国家科技、教育、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自西迁以来,基础学科为我校优势工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加强理工融合,基础探索与问题导向有机结合,以专项计划形式牵引,鼓励基础研究团队与工科应用团队强强联合,针对国家需求关键技术,采用揭榜挂帅制,共同申报大项目。

二是依托基础学科跨越计划,科研经费能给学科一定的自主权,学院对学科重要支撑研究方向进行规划和配套支持。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形成一批有交大特色、在全国和本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力争获得国家奖。

三是对外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建议学校对于基础研究学科和其他科研单位、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降低每年合作经费要求。加强基础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每年投入足够经费用于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配套、邀请专家和召开增加学科影响的学术会议。

 

一附院代表贺鹏程:发挥理工优势,推进医工融合创新丰富福利机制,共享交大发展荣光

“十四五”规划期间,为有效解决国家层面急需攻关的、关系人民卫生健康的“临门一脚”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迅速推进具有全局性、先进性、应用性的医学研究转化,“医工融合,科技创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点。近年来我校坚持原始创新,在积极探索 “医工交叉新医科”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接连突破,但由于学科之间差异较大,资源的高效率、最大化统筹仍然有很大的释放空间。

为了更好地凝聚发展力量、促进工作开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制定完善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以“生命+物理+数字”为蓝图,培养兼备医学与工学思维的青年学术骨干。

二是促进跨院系人才交流,助力学科交叉融合。建议可发挥工会等基层组织优势,组织举办跨院系青年教师交流沙龙,利用丰富的文体活动拓展人才交流渠道,建立“工会搭台、文体链接,交叉合作”的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青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加速交叉科研项目的合作和落地,助力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丰富工会福利机制,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品质,让职工共享学校发展带来的成果和荣光。让教职工在轻松、快乐、积极的氛围中不断学习成长,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学校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管理学院代表郭菊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建议

一、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与关键核心技术一样是买不来的,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我们鼓励国际合作与开放创新,但根本上要靠我国自主培养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基于深度融合交叉出新的原则,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二、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建立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与崇尚原创的人才招聘与选拔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卓越人才学术休假制度,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使优秀科研人才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自由有序流动,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到我校工作和交流,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促进异花授粉产生引领性原创性基础研究重大突破。

三、持续改进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优化物质激励机制设计,注重基于贡献科学自立自强与技术自立自强的分类激励。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精神激励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内驱力。改革人才参与产学合作的评价制度,摒弃“唯经费”的产学研合作评价机制,探索通过业界企业反馈、专家评审等方法注重评价科研人员参与产学合作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际贡献,形成以贡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材料学院代表杨冠军:产教政金四位一体、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材料学院从2020年开始着力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与咸阳国家级高新区和榆林市政府等深入调研行业发展,共同探索“长期实质捆绑式”快速发展模式。2021年4月学校与咸阳国家级高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12月校企双方共建西安交通大学——咸阳瞪羚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配套专用产业基金给与金融支持,已在创新港建成300平米的新材料产业战略研究部,服务于新材料产业技术转移转化。

建议学校充分利用已在若干学科形成的体系化高技术积累的已有优势,面向重点行业发展方向,加强与地方政府谋划全方位战略合作,据此将产业企业、学校教师、政府单位、金融资本等资源有机融汇,构建产教政金四位一体的新型联合体,进而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一个研究院、一个孵化器、一系列新产品、一批新企业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外国语学院代表张长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学校高水平国际化发展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外国语学院作为教学大院,承担全校大面积外语教学和学院专业本硕博学生培养。充分发挥外语课程的优势和特点,发掘课程蕴含的文化内涵,开展课程思政,学院全体教师责无旁贷。通过外语课程教学,开展思政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办学宗旨。

2022年度,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新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累计省、校级示范课25门。获批学校课程思政专项研究立项3项。学院教师获全国大学俄语课程思政教学课件设计方案大赛一等奖1项,中西部地区高等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2项。

通过外语教学和研究,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培养具有广博国际视野,突出创新能力,过硬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助力中华文化和文明走出去,助推学校高水平国际化,提升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效。


后勤保障部代表向正利:实现后勤保障“质量一流,服务一流”


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局理念”要求,以“双一流”后勤建设目标为牵引,遵循学校总体“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质量、成效、特色、贡献”的价值导向,努力实现学校条件保障在“规模、结构、质量、效能”等方面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新后勤”、“智慧后勤”、“平安后勤”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后勤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努力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相适应的一流的条件保障体系。

一是按照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双一流”的改革目标,持续深化后勤改革,推进后勤整体信息化建设,推广和完善创新港后勤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构建 “一校四区”智慧后勤,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效能。

二是通过校园环境的营造,后勤文化的建立,劳动教育的实践,创新后勤育人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实现后勤服务育人目标。

三是推进后勤服务保障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继续巩固完善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创建“平安后勤”;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建设“绿色校园”、“节约校园”。

“十四五”期间,后勤保障部将坚持以“提质、保稳、增效、暖心”为基本目标,持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品牌和专业化、职业化的后勤管理服务队伍,使后勤工作在支撑学校事业发展、满足师生需求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文字:受访代表 校工会
图片:受访代表提供
编辑:张 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