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中国教育报教师节特刊】潜心治学 启智增慧育桃李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9-12 15:17 浏览量:

部分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来到西安地铁5号线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本版选取5位曾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教师,请他们讲述牢记嘱托,潜心治学、立德树人的故事。

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

讲述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潘季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潘季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肯定、对我们西迁老教授的关怀,让我们感到荣幸之至。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的情形,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只是做了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觉得,平凡也可以成就伟大。

我是1952年进入交大读书的,迁校的时候我只有21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时候是83岁。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肯定了“西迁精神”的重要意义,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两年,我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分享西迁故事、宣讲“西迁精神”,有时往返30多个小时,时间紧张就在路上写稿、改稿,但我丝毫不觉得辛苦。现在,学校能讲西迁的老教授越来越少了,我要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为宣传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尽自己一份力量。每当此时,我的那些老师、同事的音容笑貌就在我的脑海翻腾,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令人怀念。

交大西迁时,国家一声令下,许多和我一样的西交人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西部,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了西安交大。我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6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40%在西部工作。如今,很多西迁老教授已经长眠于西部的黄土地下。

虽然年事已高,但我们始终心系家国。我很羡慕年轻一代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代人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现民族复兴,肩上的担子很重。交通大学为救国而生、建国而迁、为强国而兴,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关键时刻从未缺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建功立业。

2020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创办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学校多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形成了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优秀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创新港建设为引擎,坚持“四个面向”,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产教融合发展。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截至今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4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

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这些老教师都很高兴,年轻一代起来了,他们很了不起。教师节来临,希望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业务上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做好让学生终身难忘的人师——既要教育青年一代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树立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志向,也要给学生讲清形势,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埋头苦干、谦虚谨慎,才能做出响当当的成绩来。

文章节选自2022年9月10日中国教育报05版教师节特刊

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9/10/content_613829.htm?div=-1

文字:中国教育报 冯丽
图片:资料图片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