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迁新传人】对话司毅:走在梧桐道上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7-31 08:33 浏览量:

在交大西迁博物馆里收藏着这样一副照片:秋高气爽,梧桐满地,西迁老教授们谈笑风生,走在梧桐道上。他们承载了交大的灵魂,他们也是青年教师的榜样。

西安交大青年教师司毅说,他特别喜欢这副画。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在校园里跑步,而且一定要经过梧桐道。漫步在那条路上,他会想起那副画,想起帮他逐字逐句讲解和修改博士论文的李怀祖教授。被西迁精神所触动的情绪仍在他的内心汹涌,西迁精神带来的感动永远让人热泪盈眶。在那里,他体悟到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西安交大第八届“十大学术新人”评选揭晓,管理学院副教授司毅入选。为了解司毅的学术历程,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梧桐道”故事。

司毅(中)与管理学院2021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合影

结缘交大,漫漫之路求真知

记者:请问您与西安交大如何结缘的?

司毅:在中学时期,我来到西安旅游,当时便去参观了西安交大,学校的建筑令我印象深刻:设计独特的钱学森图书馆,气宇恢弘的四大发明广场。但比起物理环境,更让我心驰神往的是这里的学习氛围,让人静心,使人沉淀。那一刻,我觉得西安交大就是心向往之的学术世外桃源。

记者:您觉得西安交大什么特质吸引着您?

司毅:西安交大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学校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很高很精准,这鞭策着我不断成长,使我树立了更高的目标,在前行的道路上拥有了更大的力量。

司毅在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毕业典礼上

记者:您博士是西安交大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您认为这种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新路径的探索有何借鉴?

司毅:联合培养的模式不仅给我们了解、接受其他科研体系的机会,还让我们在交大应用所学、潜心研究。如果只是去海外求学,就可能导致对于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行不够熟悉,做研究时便不能更好地针对我国需求,做出的研究可能就只能顶天而不能立地。联合培养模式让我们可以学到更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同时更好地立足于本国现实做出顶天立地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我认为未来人才培养新路径可以结合各地教育优势,取长补短,设计更多培养多元化人才的新模式。

司毅参加2019厦门国际马拉松全程比赛

记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焦虑、感到压力大的时候,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您是怎样克服的?

司毅:科研方面我并没有太大焦虑,因为西安交大有很多优秀的导师,学术上遇到问题请教老师、自己静心钻研,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我焦虑的是未来的人生如何规划。于是在读博期间,在保证科研的前提下,我利用休息时间准备CPA和CFA考试,让自己对未来的事业拥有更多选择权。在日常生活中我化解焦虑的方式是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建议大家在焦虑的时候做好当下,充实自己,不断努力。

潜心科教,三尺讲台育英才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科研方向及内容。

司毅:我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开展审计、财务会计、税收筹划与公司治理等方面研究,利用我国资本市场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筹划问题展开实证分析。

记者:科研期间,您遇到过哪些挑战?您是如何克服挑战的?

司毅: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心态的调整。刚开始写论文时会有四处碰壁的感受,后来感悟到:当论文不断修改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调整心态以及让自己提高的过程。在不断被拒绝后,其实就说明离成功不远了。

记者:您认为如何做好人文学科的科学研究?

司毅:我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特别是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也就是立足于我国现实做研究。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通过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司毅:我在博士阶段的最后两年对于职业方向存在很大的困惑,直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更加坚定当前的职业选择。博士毕业后,我在厦门大学执教,当时带毕业论文的第一届学生来找我合影,看到很多同学都保研或者考研到理想的学校,看到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去实现人生价值,我觉得这是一个老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也坚定了我成为大学教师的信念。

记者:教师这个身份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司毅: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比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实案例教学外,对学生纪律和思想政治要求也比较高。学生未来的发展不仅仅基于专业知识,还有个人自律的品质和做事积极的态度。

传承西迁精神,勇毅前行展宏图

记者:西迁老教授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司毅:我接触到的西迁老教授是管理学院的李怀祖老师。当时我博士毕业时,李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用铅笔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我的论文,还为我耐心地讲解。那时我觉得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依旧可以秉持对科研严谨的态度,字字斟酌,力求完美,这本身对我就是一种鼓励。这个场景就是对于西迁精神以及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一个最好的诠释。我至今仍保留着李老师为我修改的博士论文原件,鼓励鞭策自己永葆科研教学的初心。

司毅(第一排左二)在课程结课时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合影

记者:您认为如何做好一名西迁新传人?

司毅:我觉得做一名西迁新传人首先要学习和认可西迁精神,其次才是践行西迁精神。我之前在祖国东南的厦门大学工作,当我决定回西安交大工作时,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去西部发展。我个人认为,西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在于我对西安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在于每当我走在校园的梧桐道上,我就会想到,西迁的老教授也曾走过这片土地,他们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抉择,但现在看来那是无比正确的。我有幸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我会传承西迁精神,继续教书育人。未来在教学中我会继续秉持对学生高要求的标准,在工作中坚持立足于我国国情做研究,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完善作出贡献。我将心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责任,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文字:记者团 马青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