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光明日报】传承“西迁精神”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5-29 14:30 浏览量:

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一张粉色乘车票,上面印着一句话——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这是1956年交大人的西迁专列乘车证,背后承载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讲述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开启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收到信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5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时代传承弘扬“西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贡献。

1.国家的需要就是奋斗的方向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史维祥等15位交大西迁老教授难掩激动,决心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他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学校西迁以来的发展成绩,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想不到在我们发出信后很快就得到了总书记的回复;想不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又提到了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们,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更想不到总书记在2020年来到学校会见了我们。”西迁老教授胡奈赛激动无比。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传承好“西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是西安交大人共同的决心。

时光荏苒,当年随校西迁时还不满20岁的学生陶文铨,在西安交大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仍然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说:“作为知识分子,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胸怀大局,以爱国奋斗为使命,为祖国奉献一生。”

一代代交大人薪火相传,不仅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还培育了一大批扎根祖国西部、建设地方的优秀学子,把“西迁精神”播撒在黄土地上。迁校66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人才,其中一半以上扎根中西部,为西部发展贡献交大力量。

“现在还有人问我们,你们当时西迁亏不亏?后悔吗?亏不亏,那看你用什么尺子来量。我们为西北奉献了一所‘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大学,一点都不亏!后悔吗?这有啥后悔!这正是我们的骄傲!”胡奈赛说。

2.践行科技报国使命担当

2020年以来,西安交大的多项关于高血压防治的研究成果分别在《自然》《细胞》《柳叶刀》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

其中,物理学院和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磊团队与山东大学、国家蛋白质中心等单位合作,采用冷冻电镜技术在粘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通用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果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我是土生土长的交大人,1999年入校,‘西迁精神’塑造了我的学术之魂。”张磊表示,“总书记寄语我们,要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填补生物物理前沿科学的空白,将这一新兴的科研方向发扬光大。”

“只有在新时代做出新业绩,才能把‘西迁精神’一代代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西安交大师生的共同心声。2022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生物医学交叉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叶凯教授的带领下,构建了中国汉族人的单倍型基因组HJ-H1和HJ-H2,分别填补了当前国际标准人类参考基因组中相关缺口,为破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未竟之地”贡献了中国智慧,将极大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的发展。

西迁以来,西安交大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首创了工程力学、半导体、计算机等专业。同时,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方位,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国科技创新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展现了学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姿态和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西安交大以“四个面向”为指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要,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引擎,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研究中心,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打造国家未来的战略科技力量。”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

3.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在西安交大校园里,有一条著名的梧桐大道,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打卡拍照。交大西迁时,从上海引入、遍植于校园的各类苗木,如今大多已叶茂参天,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西安交大沿着思想的脉络、实践的历程,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论述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切实成效。

西迁66年来,学校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关切国家重大需求,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医学中心等国家级大科研平台为支撑,布局一批“从0到1”基础研究项目,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的科教高地。近五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并列全国第一;基础学科拔尖计划10周年评估名列全国第五;国家级一流课程累计入选78门,位列全国第三;在中国高教学会五年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三;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22项,全国并列第二;CSC高水平公派研究生位列全国前三;毕业生就业率位列全国第一。

兴学强国为己任,精勤育人创一流。“‘西迁精神’已然成为交大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印记。”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西安交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国家急需一流人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文刊载于2022年5月29日光明日报07版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5/29/nw.D110000gmrb_20220529_1-07.htm

文字:光明日报 罗旭 通讯员 崔可嘉
图片:资料图片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