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光明日报】西安交大学子:支教滇西边陲,梦想花开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22-04-08 09:57 浏览量:

1649380527(1)

讲述者:西安交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倪蒙

云南施甸县,位于滇西边陲,怒江东岸。我在电影《杨善洲》中第一次了解这里,并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无尽的向往。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读书后,我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得知施甸正是学校的定点帮扶单位,便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支教。

2019年8月,我与五位“战友”在昆明结束培训后,坐着大巴车行进了近10个小时,终于到了施甸。路上,望着连绵的群山、翠色的茂林,我兴奋极了。

可一到学校,发现学生多是乡村孩子,既不好好听课,也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后作业也草草应付。

怎么改变呢?我决定从家访入手。很多个周末,我爬山坡、走平地,渐渐走遍了所有学生的家。有一次,我爬了一个半小时山路才到一位女生家里。她很懂事,正忙着拌猪食,帮奶奶做家务。那天,我跟他们聊了很多,女生也把家里的难处、学习的困惑告诉了我。后来,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针对性,这位女生也活跃了很多。

我还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开展思想政治教师培训活动。有时遇到下雨天,路上泥泞,为了到达上课点,只能绕道隔壁县城。

一边教学,一边思考。我渐渐认识到,山乡教育之所以发展慢,缺少的并不仅仅是师资、硬件设施。真正缺的,是师生、家长骨子里那种“我能行”的信心。

于是,我们“对症下药”:在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和当地支持下,举办“传递书香,圆梦大学”活动,为25个班级募捐684册图书;给支教班级的每个孩子联系一位大学生“笔友”,让孩子在与“大哥哥、大姐姐”的交流中打开视野、燃起希望;组织励志分享会,给学生们讲“西迁精神”;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们站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喊”出自己的理想……

感动,无处不在。经常有学生在课后找到我,向我了解外面的世界,讲讲自己的梦想;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读书,即使是夜晚,也有人在学校路灯下津津有味地阅读。

分别的日子,还是到了。临别之际,我收到很多学生送的贺卡,上面写满心声:“老师,你要在西安等着我,等我考上大学去找你。”“我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将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今年2月,一则喜讯在我的朋友圈“刷屏”——我所在的支教点搬进了新校址。据说,那里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有了体育场、阅览室、实验室,还来了不少新老师。孩子们该多开心啊。

云贵万重山,山中春意来。山乡教育就像一粒种子,在落地扎根、开枝散叶的过程中,孕育出一朵朵生机盎然的花儿。那,一定是梦想的样子……

据悉,西安交通大学自2002年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年来,累积派出184名支教志愿者奔赴内蒙、西藏、云南、陕西等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服务工作,迄今已支援过四省五地共19所学校,服务学生逾万人。交大研支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接力践行着“支教一载、扎根西部、志愿一生、服务国家”的青春誓言和育人使命,支教团成员基层就业比占65%,西部就业比占48.4%。

原文刊发于2022年4月8日光明日报7版

报道链接:https://news.gmw.cn/2022-04/08/content_35642662.htm

文字:倪蒙 团委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