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大作风整改进行时

日期:2014-04-10 11:02 浏览量:

近日,学校里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会,会议不长,只利用了短短的午餐时间,会议的形式也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课、众人低头”,而是邀请教师们边吃盒饭边讨论,主题围绕“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老师类型”,老师们齐赞这种会议“效果实在效率高”;外语学院今年的工作计划提出了新词:“一件事工程”,意在每学期都要为教职工解决一、两件迫切关注的实事,这样的工作计划让大家感觉“很踏实,看得见并且摸得着”;学校信息化应用项目申报期间,一张名为“一分钟图解西安交大信息化应用项目管理”的大图走红校内网络,这张图用轻松的漫画和简洁的文字展示了项目申报、审批的流程,让用户们一分钟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细节传达出一个讯号: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与展开,不论是出发点还是实施过程,都更多地聚焦群众的需要。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虽然完成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但西安交大的作风建设还只是刚开了个好头,广泛的整改落实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聚焦“四风” 瞄准问题 才能对症下药

作风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途径和保障,而“四风”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契机,解决制约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领导班子“红脸出汗”,带着专题深入基层;二级党委开门听政、深刻剖析,结合工作直击“四风”。活动最终锁定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12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制定整改方案的依据。

 

电信学院党委聚焦“四风”剖析问题

各学院采取集中讨论、师生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总结梳理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偏重显示度高的科研工作,而对基础教学建设重视不够;学科建设缺乏完善顶层设计,没有很好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较弱,没有系统的梯队建设;对学生的关爱不够,重课程而轻成长;对于物理空间紧缺等“难啃”问题,措施不力、缺乏跟进。电气学院严格对照“四风”表现逐一查摆、剖析归纳,提出“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问题参与研究不够,科研成果实效不强、转化率较低,学科建设筹划不够、对弱势学科定位与发展等研究较少”等问题;经金学院多次组织专题调研,主题围绕“影响学院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得出“人才引进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学术环境以及生活环境改造是第一建设要务”的结论;电信学院则提出“制度建设院强系弱,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不足;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不够,提高教学质量措施不到位;群众意识不足,日常管理信息沟通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专题座谈交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机关党委会同师生员工多方座谈,并通过走访、接待,将汇总的问题归类分析,总结出“服务态度有待改进、工作能力仍需提高、办事流程亟待优化、规章制度不尽合理、体制机制还需完善”等问题;后勤物业征集教职工意见,梳理出“社区环境较差、基础设施陈旧、物业服务与医疗条件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一附院开展“四风”意见征询活动

 

二附院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附属医院深入科室、走进病房,凝练出“深化医院学科群建设,完善医院的学科布局;搭建医学人才教学研究平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多渠道提供患者就医指引;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惠民工程,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进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等工作目标;离退休党委上门听建议,确定了“促进生活环境及活动场所建设、加强与老同志的沟通交流及信息反馈、加强文化生活建设、多部门联动构建服务老同志工作网络”等整改方案。基础教育党委通过走访调研和家长座谈等方式,广泛联络300余人次,征集到“家、校联动沟通机制不完善、目标管理体系不明晰、教学管理实效性不足”等意见52条。

活动开展期间,校领导班子与各二级单位累计开展专题调研760余场,参与调研人员65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400余条,总结出重点整改任务专题34个。这些建议取自民声,问题切中要害。而如何直面问题、回应关切,就是整改工作要给出的答案。

立行立改  以整改实效回应民声

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学校始终将“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作为整改落实工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加快实施重点整改,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统筹抓好建章立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全校刮起务实新风。

会风、文风焕然一新。2013年的工作会议较上一年减少了23.8%,“开短会、说实事”也成为会议新风尚;印发的纸质文件数量减少约70%,校团委等单位还率先在全校试行“无纸化会议”的推广;“三公”经费同比减少34.79%,接待流程和陪同形式极大简化;学校的宣传版面更多地留给了师生员工,笔头镜头瞄准科教及服务一线,发出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文章内容也更加朴实感人。

各学院频出“新招”,目标直指制约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能动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使系(中心)党支部工作更加贴近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机械学院改进了教师的评价方法,针对教师、学生的工作评价标准和方式,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加强教师在国内外同行中的水平比较评价;人文学院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推荐适合岗位、进行职业规划培训,积极创造与学生就业相关的素质锻炼机会;医学部建立了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9支临床医学专业主干学科教学团队,推进临床技能虚拟平台建设,建立了PBL教学平台、医学试题库与网络考试平台、生物医学整合课程团队教学资源与信息网络;管理学院建立了联席会会前议事制度,2013年党政联席会共讨论通过决策事项176项,完成并执行决策事项163项,决策事项执行率达到92.6%。

 

人力资源部改变办公室格局——服务式“柜台大厅”

强调服务功能、注重信息公开。机关党委推行“首接负责制”,要求第一位接办事务的机关工作人员对任务负责到底,减少办事人员“跑路”的次数,提供便捷的服务;财务处设立曲江核算中心、简化财务报账流程、改进网络服务系统,基本解决了师生“排队难、报账慢”的头疼问题;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改换格局,变成服务式的“柜台大厅”,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岗位职责一目了然,方便师生咨询和办理事务;实验室处针对各学院普遍反映的科研公房不足问题,扩建教学一楼、合理调配北二楼和职继学院,使公房紧缺现状得到很大改善;国际处设立处长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以便及时解决师生关于国际交流的棘手问题。

 

在社区安装新路灯

校园环境有所改善,后勤服务更贴民心。校园主干道照明设施全部更新,主要区域的卫生巡查和监督更加严格。学校大门、宿舍楼宇等重点部位新装700余个摄像头,宿舍安装了门禁系统,校园的安防监控力度加强。康桥四楼的教工餐厅加开晚餐,晚上有课的教工再也不需“为吃发愁”。社区里新开了“放心菜”市场,居民们不出社区便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

制度建设并肩行,保障整改长效化。学校整改落实方案中12个方面的整改内容,大部分都以制度形式得到固化。围绕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要求,学校制定实施了面向各级干部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作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对全体校管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制度约束,使各级干部责任意识和作风改善得到加强。学校正在加紧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管干部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对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考核、退出的具体规定。

上下联动  前后衔接  将整改落实进行到底

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广泛深入的整改工作刚刚开始。各部门制定了详尽的整改方案和明确的整改时间表,始终本着“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的宗旨,上下联动、前后衔接,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进一步出实招、出好招。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完善管理考核体系;做好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近、中、远期规划,建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及措施。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机关继续大力推动各单位全面落实“首接负责制”,督促各单位明晰岗位职责、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构建机关工作作风评价与监督体系,形成机关工作作风评价信息数据库,提高群众监督参与力度,促使机关作风切实转变提升。

一附院加大力度完善医院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方向,深化医院学科群建设,加强学科梯队人才培养,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多元培育,构建学科团队,提升医院专科声誉和影响力。二附院积极推进惠民工程,优化入院前检查项目、推进急诊应急调度和远程会诊系统、扩宽门诊预约挂号渠道、开通陕西省新农合直通车,多渠道多措施服务广大患者;口腔医院继续加快医疗楼和综合楼改造,扩大候诊区、改造科室环境,缓解患者就医难问题。

后勤系统正着手调整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制度”的新部署以及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做好后勤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建立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条件,更新仪器设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师生员工。

经过半年多的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总结出“取得实效的核心在于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体会,并提出了“解决四风问题,其根本在于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总要求。下一步整改工作将继续重点关注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以“钉钉子”精神,解决群众心坎上的“老大难”问题,让全校师生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谋划学校制度创新,持续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文字:刘昱含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