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2021年,共有来自2300多所高校的18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接力奉献祖国西部基层建设,其中中共党员人数超3万人。自2003年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西部计划,截至目前累计招募派遣4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
——做实践育人“先锋队”,培养广大青年志愿者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赓续传承的家国情怀都在激励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赴西藏支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2021届本科毕业生马凯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要为西部教育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部计划始终把为党育人、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项目实施的首要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高校毕业生中党员占比13.45%,最终录取为志愿者的党员占比达33%,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选择前往西部基层,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打造人才流动“助推器”,推动优秀青年人才从中东部向西部聚集,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我们青年人扎根基层、奉献岗位的实际行动。”2011年,大学毕业的汲长祥参加西部计划,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总医院图木舒克院区工作。志愿服务期满后,他决定继续留在当地,这一干就是10年。
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共青团组织将促进优秀人才跨区域流动、优化调整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作为西部计划的重要目标。2020年,湖北、山东、山西、河南、北京、江苏6省市向西部地区输送志愿者达5189人。2020—2021年度在岗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占比超80%。西部计划已成为向西部地区输送人才的有效载体,一大批政治过硬、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学业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自愿选择留在当地就业。据统计,近5年在新疆(含兵团)、西藏共有776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当地,约占两地服务期满志愿者数量的35%。
——助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推动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西部地区发展。重庆市实施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山茶花”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累计走访贫困户28.8万户次,结对帮扶贫困户近5000户,引导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家庭增收。
近年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每年实施规模保持在2万人,地方项目实施规模约2.1万人,合计约4.1万人,推动乡镇及以下服务岗位覆盖率超90%,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2021年,西部计划向52个已脱贫的挂牌督战县、“三区三州”地区派遣志愿者5224人。
原文刊载于2022年1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01/08/nw.D110000renmrb_20220108_5-01.htm
补充阅读:
心怀“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
据悉,今年是西安交通大学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第20周年。二十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派出196名优秀毕业生分赴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等地开展支教工作,直接服务项目地区学生逾万人。支教团曾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陕西高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称号,支教团也曾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心怀‘国之大者’,怀揣着“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服务初心,不忘母校教诲,扎根西部、艰苦奋斗、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用青春与汗水践行西迁精神,为支教地的教育发展贡献交大力量,与支教地师生结下深厚的情谊,受到了服务地基层单位的广泛认可。
坚定理想信念,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研究生支教团始终秉持这个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志愿者们依托建立的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支部,深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怀抱崇高理想;按时开展组织生活,第一时间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重要指导;深化‘四史’学习,坚持‘走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老师开展主题宣讲,走进附中带队红色实践;增强理论武装,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支‘交’大讲堂、实时热点分享等;参与‘蹲苗’计划,深入到组织部、学工部等学校重要职能部门参与轮岗锻炼;每学期到延安、红旗渠、富平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开展党员基层建功论坛、国庆专题活动、主题微宣讲等系列活动;疫情期间形成党员先锋岗、开设核酸检测绿色通道。
学校党委多次点赞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成效。2021年11月,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一行赴保山市施甸县调研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期间专门看望慰问研究生支教团施甸分队成员。“这将是你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卢建军叮嘱同学们,“你们要把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总结好,一方面促使以后的支教工作更好开展,另一方面也是你们自我养成、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里,你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交大的标签,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交大的平台、交大的质量、交大的水平。你们要深入了解施甸的国土面积、经济总量、人口数量、产业分布等情况,才能因地制宜教导学生。你们在剩余的支教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完善自己,为施甸、为你们的未来积累一笔财富。”
坚持多点发力,基层服务特色百花齐放
研究生支教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社会-大学-服务地”三级联动,开展多项公益志愿活动。奋斗教学一线,支教团成员所授必修课基本覆盖服务地学校所有学科,并开设《影视鉴赏》《硬笔书法》《社交礼仪》等多种选修课;推进支教地“第二课堂”建设,开设科技课程、组建各类社团、策划主题晚会等;夯实基层团建,组织了东胜六中、东胜区实验中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支教地的第一次学代会、团代会,推动校园团学工作;结合支教地需求,打造品牌活动,推广交大名片,在施甸一中的7年,形成了“交大班”“挂包制”等教学模式,在东胜六中的17年,打造了“金话筒”中学生主持人大赛品牌活动,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12年,形成了“社团巡礼月”“职业技能大比武”等特色活动;开展校园环境大改造、开展乡村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多次获得“知行计划”乡村环境教育项目全国优秀团队奖、最佳课程奖。
在开展支教工作的同时,研支团汇聚各方力量,为改善支教地学校硬件落后、学习环境恶劣、学习物资匮乏等问题作出贡献。连续10年组织支教地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分营”,体验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开展聚“交”施甸等助学项目,2021-2022年间募集基金11.1万元、申请中科协和团中央专项资助9.2万元、募捐各类图书1000余册,其他物资约4万元。
弘扬志愿精神,榜样力量形成示范带动
集体因个人而出彩,个人也因为集体而变得更加优秀。在支教团这样的集体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志愿者,例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彭勇刚,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获得者武泽成,“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获得者白玛央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获得者、走遍施甸县13个乡镇开展近百场主题宣讲的倪蒙,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呼吁关注青年教育的王赵嘉等等,他们始终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研支团力量。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国家使命、交大荣誉。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必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嘱托,牢记交大人的使命担当。用志愿者的热情、纯粹、青春和智慧,为西部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