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有些清凉,但校医院二楼普通病房里发生的这一幕却很温暖:西迁老教授王蕙珍一边输液,一边与两位医生天南海北地聊着天。虽然因高血压住院,但是“医生护士都非常贴心,对待我像家人一样。”王蕙珍十分开心。近年来,校医院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发展理念,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师生“点赞”的就医环境。
全方位“升级”医疗环境
标准化的病床、新安装的空调、崭新的桌椅……校医院的病房不大,却“五脏俱全”,舒适温馨。作为二级乙等医院,近两年校医院不断改善就医环境,购置标准化病床70张、病房安装空调60台、更新医生办公桌椅85套,还完成了医院主体楼、医学门诊部、财经门诊部的粉刷工作,让医护人员工作的舒心,让患者住的放心。正如王蕙珍老人所说,“校医院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在这儿感觉就像在家里。”
外部条件打造好了,硬件设施当然也得跟上去。据检验科主任翁改志介绍,原来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的病人,因为没有检测设备,只能建议病人到其它医院检查。“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翁主任说,“因为医院添置了检查的必备设备——罗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不仅如此,校医院还添置了数字X光机(DR)、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红外乳腺诊断仪等一大批先进诊疗设备,丰富检查项目,不仅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还减少了因缺少设备而无法为患者检查的“尴尬”状况。
同时,校医院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医护人才。2014年以来引进多位在三甲医院至少有5年工作经验的医生,2015年引进硕士以上临床医师10余名,补充了医护人员队伍,为医院健康发展储备人才。
把健康送到老同志家中
量血压、测脉搏、计算体重指数……这个场景不是发生在医院病房,而是在退休老教师顾林祥夫妇的家中。一大早,校医院家疗站的刘建虎主任就和两名医护人员去社区老同志家中,进行访式问诊。记者看到,医护人员随身携带的健康档案上,详细记录着每位老同志自就诊以来所有的身体指标数据。
顾林祥告诉记者,自校医院深化改革之后,家疗站调整了周末工作时间,现在周末也能去看病,省了很多手续和时间。更让他欣慰的是,“有时候行动不方便,他们就上门问诊。”“改革改到了我们老年人的心坎上”,这是顾林祥夫人韩老师最深切的感受,“每次去看病,医护人员都很热情,叮嘱我要按时吃药、加强锻炼。”
家疗站即交大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咸宁西路28号交大商场街,主要服务范围为兴庆校区社区。为方便离退休教职工,校医院不断拓展着医疗服务项目。比如,开展康复医疗,增加人员配备;在家疗站开展血尿常规检查,增加家疗站生化抽血次数,丰富体检项目;每年为离退休教职工进行体检,现已为2500余名离退休教职工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等。
访式问诊则始于2015年3月,对象主要为学校离退休、高龄及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每位老同志的访式工作每年至少四次,按照统一的健康档案进行。”刘建虎说。
除了服务更贴心外,新医疗新技术也大力拓展,比如在家疗站开展针灸、雾化等康复医疗;增加检验项目糖化血红蛋白、凝血4项、胸腹水的常规与生化检验;开展衣原体、支原体、肿瘤因子等检测项目等,极大的方便了社区老同志就医。
用信息化开启“智慧医疗”
校医院一楼挂号大厅,人文学院研一学生侯璐楠正排队挂号。在入学体检时,她就感受到了校医院信息化的便利。“入学体检后,我关注了校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输入个人信息就能查到体检结果,很方便。”探索医疗信息化、智慧化是校医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信息管理系统(HIS)、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和体检系统四大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是校医院逐步向管理信息化、医疗智慧化迈进的有力“抓手”。HIS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大大减轻医院事务处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LIS可将实验仪器传出的数据生成检验报告,并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医生及时查看患者的检验结果;PACS能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并在一定的授权下快速调回使用。
作为医疗“智慧”的另一重要平台,校医院微信公众号现有“微官网”和“微报告”两个菜单,“微报告”可查询体检结果,“微官网”则包括医院介绍、专家介绍、体检指南、特色科室等功能。校医院办公室主任代晓勇告诉记者,校医院正在和网络中心对接,完善微信功能,争取将挂号、缴费、就诊预约、诊间扣费、取药、检查等全部流程都实现自助。
职工医保工作因医疗信息化的提升而稳步推进。2014年元旦起,配合学校职工医保工作,实现从公费医疗向医保工作的平稳过渡。今年5月,接入市医保刷卡业务,职工家属、校聘劳务派遣等可在校医院就医。如今,校医院与省医保中心的网络直连与实时结算已经实现,患者可在校医院办理异地就医,联网的医院住院费用都能即时结算,避免患者两地来回跑的麻烦。
“一切为了病人”不仅是校医院医护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是他们发自内心服务患者、帮助患者的决心。“校医院的改革一定要适应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而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子,其发展更要服务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院长高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