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手执粉笔,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课,这是大多数人心目中对课堂的描绘与畅想。但9月17日上午在西安交大中二3222进行的《工程发明、创新和创业》的课堂却有些“另类”,给同学们授课的W.M.Ash III教授并没有站在讲台上,而是通过视频给同学们授课,因为他此刻的坐标——是美国。
《发明,创新与创业》是西安交通大学于2016年春季引进的美国国际教育联盟(AAFIE)国际课程。AAFIE国际课程是由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西北大学等美国高校的部分教授,共同发起的以培养21世纪国际工程师为核心的“全球竞争力”项目。西安交大引进该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这种实时互动的国际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国际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国际合作能力、国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此后“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势态。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安交大积极探索和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除了打造各种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之外,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引进和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AAFIE国际课程的引入,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教务处副处长张俊斌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经过详细调研和论证,最终于2016年春季确定引入《工程发明、创新和创业》课程。该课程将创新思维启迪与创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课程的引入既适合交大学子的实际学习需求,又与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相契合。
本课程共48学时,2学分,作为通识类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现已开设了两期。相较于上学期的自行选课,本学期还专门举行了课程宣讲和面试,让同学们在选课之前,对课程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紧盯国际前沿培养新型人才
国际大师的亲身指导、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国际实际工业项目的分析案例……这些都是吸引机械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张开宇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学机械的一定要拥有国际化的思维、紧跟学科前沿技术,重视培养自己的市场观察能力,这才是新型人才。”张开宇说。西安交大引进该课程,看重的也正是这些“要素”。
课程的授课教师均是在美国国际跨国公司有多年工作经历的资深工程师。为同学们讲课的W.M.Ash III教授,就是国际微电子专家、美国中心佛罗里达大学教授、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研究员,长期从事微电子和微电子器件的产品研发。
虽然远在大洋彼岸,但老师们通过互联网视频技术,但却能与同学们实时互动。除了视频中的授课教师外,课程的每个班级都专门配备了一名助教老师。助教的主要工作包括记录考勤、及时沟通解决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问题、协助授课教师在课程中间与学生互动、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等,为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保驾护航”。
课程内容以真实的国际工程创新项目为研究对象,同学们在“国际大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国际环境下的工程发明、创新和创业基础、创新系统、创新途径、工程创新模式、工程发明与创新过程、技术评价等,并和国际资深工程师一起,创建工程解决方案。最终期末考核采用“笔试+PPT汇报+Showcase”的方式进行,学生不但要学习课堂上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向AAFIE导师展示、讲解其创新成果。最终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获得“全球竞争力证书”。
持之以恒必会收获硕果
面对“痛苦”和“折磨”,是同学们在选修这门课前,一定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张俊斌告诉记者,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若是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很难坚持下来。据了解,上学期课程之初有60余名同学报名,最终坚持到课程考核结束并拿到成绩的却只有19人。但坚持下来的同学一致认为,“收获很大,不后悔”。
“大胆选这门课吧,做好面对痛苦的准备,也做好大开眼界的准备。”冯小珊认为,自己在课程中的最大收获,不是一下子学会了创新,而是学会了如何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向着创新的方向努力。从产品设计、宣传推广到后期的路演、答辩,冯小珊和队友们花费了很多心血。“当面对广阔的资源时,你不仅会开阔眼界,也面临了更多挑战。通过这门课的锻炼,我得到的不是2学分那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提升。”
自动化专业的谭尚真上学期在这门课上和队友一起设计并初步完成了车辆酒精检测设备。那时他还是一名初入大学的“小鲜肉”,这门课既是他的第一次全英文课程,也是首次远程视频课程。说起自己参与研制的设备,谭尚真滔滔不绝:“设备由单片机、酒精传感器、天线、sim卡槽以及3D打印盒组成,当安装在车辆上的设备检测到了一定的酒精浓度,就会自动发送消息到司机的亲属、朋友甚至交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提升行车安全。”在他看来:“这门课科普性很强,教授讲解得很清楚,尤其是特别注重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督促我课堂和课后都积极思考。”
作为课程助教,机械学院的李萌老师感触颇深。她认为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项目驱动,学生在第一节课后,就需要组成3-4人的项目小组,根据项目组成模拟创业团队,解决项目问题,最终做成产品。“课程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融汇在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