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挑战,三次从零开始朝新的研究方向迈进;他喜欢钻研,常“泡”在实验室里反复“捣鼓”;他喜欢思考,实验中微小的细节“从不放过”;他喜欢书法,科研之余也会恣意挥洒。他,一个看似典型却不尽然的工科青年学者;他,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获得者——电气学院王红康副教授。
从零开始,是执着的挑战
“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这是采访中王红康提到最多的词语,代表了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王红康真正开始接触科研是本科毕业设计时,因为研究生考试复试的缘故,他进入课题较晚,“那时感到十分紧迫,赶快要抓紧时间。”复试一结束,王红康便一头扎入图书馆,看文献,写方案,反复实验验证和修正研究方案。“走路、吃饭甚至睡觉做梦都在思考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红康自主发明了一种氧化镍溶胶的制备方法,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并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并基于此工作申请了一项专利、发表一篇研究论文。从这时开始,王红康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深深爱上了研究。
2007年9月,王红康进入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了研究生生涯。他迎来了科研生涯里的第一次挑战:作为实验室第一人,从零开始探索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从文献调研开始,王红康经常“泡”在各种专业研究论坛,不断向前辈咨询请教,并成功设计搭建了太阳能电池制备和测试平台,为实验室建立了一个全新方向。“我什么都想做一做,什么都想试一试,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凭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充足的干劲,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王红康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顺利申请到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名额。
来到香港后,王红康开始跟着导师开展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课题研究。作为导师的第一届博士生,面对空空的实验室,王红康又一次从零开始了“二次创业”。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他不断问自己“实验室有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王红康一边做导师指派的研究课题,一边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开始探索新的研究课题,并在两个方向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十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索未知并能揭示之,面对问题并能解决之,让我很有成就感。”开始的科研兴趣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成为了一种责任,又更像是一种使命。王红康希望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研究,“开发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材料,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
执教交大,是注定的相遇
王红康还清晰记得第一次来西安交大面试的场景,习惯了“蹭”“借”“求”别人实验室的他被交大良好的科研条件与环境深深吸引了,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王红康开启了新的科研人生。“加入交大好像是注定的缘分。”2014年初,刚博士毕业不久的王红康加入到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牛春明团队——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开始致力于新型纳米材料研发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上的应用研究。
王红康又开始了第三次科研创业,在成立不久的团队负责搭建电化学储能研究平台和该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经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王红康带领着研究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池研究平台,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
团队中不少学生都说“王老师把实验室当家了”,而他非常享受“泡在实验室里”,时刻关心学生的研究课题和实验结果。他也是一个非常敏锐、善于观察、有洞察力的人,单从观察到的化学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就发表了三篇研究论文。有一次学生做实验,王红康偶然看见两种物质混合后颜色发生了变化,他习惯性的追究“为什么?”。通过深入探究,发现了一种通常只有高温烧结才能获得的材料,并且通过实验设计首次实现了纳米尺度上的调控并第一次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要关注实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颗好奇心,多问些为什么,探究表面现象下的本质。”
时光匆匆,转眼两年多过去了,王红康已爱上了这个晨钟暮鼓的古都和这所百廿华章的学府。“交大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舞台,让你可以尽情发挥。”科研平台好、机遇多、视野开阔、团队氛围好、学科交叉、互相支持,这些都让王红康觉得很有吸引力。“团队带头人牛春明教授非常支持我们年轻人发展,为我们创造、争取了很多机会。”
“如何带好学生”是王红康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他希望尽全部之力帮助学生学有所成,基于自己在香港求学的背景,王红康正积极推动香港城市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希望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