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陕西省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网信中心始终坚持政策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作风建设与服务提升相结合,以班子为引领全面提升精神风貌,凝练以“守初心,担使命,承传统,铸文化,保和谐,共育人”为内核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打造一支“思政建设扎实、班子率先垂范、先锋不断涌现、文化创新引领、服务持续提升、阵地建设有力”的网信战斗堡垒,充分构筑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思想道德建设好,创新支部实践,共筑坚强堡垒。坚持开展“七学七比”特色活动,2020年开展支部活动24场,夯实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与省教育工委等上级单位、中国电信等领军企业结对共建,在智慧教育、科学研究、联合扶贫方面形成合力。定期组织“支部书记讲党课”,覆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多主题,确保重要政策部署及时传达解读和落实。建立自查整改机制,根据主题教育调研梳理的59项师生诉求,做好常态化整改与随访跟进。充分塑造“经营好小家,服务好大家”的支部文化。
领导班子建设好,班子引领担当,全员团结奋斗。疫情战前筑牢“智慧防线”。开展大规模线上直播教学,2万师生相聚“云课堂”;开通3大直播线路保障同上一堂课、战疫成长课,实时观看人数超470万人次;优化VPN服务,4.5万师生通畅访问校内资源;首创研发健康每日报、疫情实时查应用,累计支持1171万人次填报健康动态;推行电子签章系统,实现“零接触”网上签章;首创研究生复试信息采集系统、“三随机”系统,助力学校成为疫情期间全国首批、陕西省首个开展研究生线下复试的高校;研发返校智慧管理系统,保障3.5万学子平安返校;组织英文抗疫课程34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好评。严格遵循“八项规定”,针对各项信息化建设任务,夯实制度保证、加强过程督导、做到定期核检。关怀职工切实做到“五必谈”,2020年班子与党员谈心谈话120余次,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20余件。
师德师风建设好,党员冲锋一线,践行西迁精神。加强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计算能力超1000万亿次的高算平台;建成国内高校领先的智慧教室共700间;优化网络服务,实现四校区总带宽达34G;扎实做好“科创月”137场活动直播支持。坚持开展“信息化服务进社区”,每周三为离退休教工提供上门服务,累计开展200余期,覆盖教工5000余人次。升级“数字迎新”实现迎新流程95%线上办理。推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面向8所国外高校、12所国内高校以及学校3506名师生开展深入调研。大力宣传先进典型。2020年发布新闻80篇,主页新闻28篇。信息化抗疫举措在教育部官网刊载,抗疫工作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抗疫表现突出集体”表彰。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30余家媒体报道。
校园文化建设好,培育先进文化,共建网络文明。培育创新前沿的新港文化。承办首届新基建暨5G+智慧教育高峰论坛,与领军企业签约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计算在创新港的落地应用,近1000名信息化领域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论坛;统一运营中心(IOC)完成创新港科教板块建筑空间建模,全年接待参观200余批、5000余人次,入选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新发展理念先进典型类”现场教学点,获2020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智慧政务类表彰。引领奋进拼搏的校园文化。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年度阅读总量超过21万次,打造师生的“思政课堂”“网安课堂”和“网信小助手”。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文化,开展学校“2020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宣讲覆盖5000余师生。
校园环境建设好,护航网络安全,构建智慧校园。开展“护网行动”。实现校园网100%防护;确保校内信息系统“等保测评常态化、备案登记全覆盖”,信息系统评测率全国高校第1名;建成200T网络安全活动日志存储系统。建设智慧校园。构建学生成长档案,全方位展现学生综合成长轨迹,完成钱学森书院500余名学生的成长档案;建成智慧公寓系统,方便学生在线缴电费;上线“西交报修”应用,支持全校十大类58项报修服务,7×24小时在线受理师生报修工单。推进“放管服”改革。师生服务大厅上线108项业务流程,服务1079万人次;OA系统上线10万项流程,登录人数57万+;实现资产财务业务“一次填报、两单合一”。有效落实安全责任,连续18年获评“综合治理达标和示范单位”。
阵地建设管理好,加强制度建设,创新育人服务。完善网信制度体系建设,累计制定管理办法26项。构建公共平台政策宣传矩阵,主页年度访问量破亿,思源直播平台、课程直播平台、专题网等公共平台年度访问量超335万人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这充满无限挑战的历史机遇期,网信中心将继续在“学”上发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做”上增效,践行弘扬西迁精神,在“严”上立标,推动信息化服务不断出新招、见实效,全力擘画“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交大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篇章提供坚实的信息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