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18日,西安交大“五好”示范党支部培育班赴延安参加为期两天的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培训中,学员们参观革命旧址,体验延安精神,聆听现场教学,感悟党性光辉,在革命先贤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的感染熏陶下,获得精神提升。
寻访先贤足迹 重温入党誓词
17日,学员们抵达延安,开始革命圣地之旅。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大量照片、文物、模型、场景复原以及声光电动态展示向学员们展现了烽火连天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在王家坪,学员们走进简朴肃穆的军委礼堂,感受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齐聚一堂的热血豪情,走进老一辈领导人的故居,在毛岸英与父亲的合影前体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自身,对子女,对干部严格要求的大爱情怀。在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学员们在简陋窑洞和斑驳桌椅前久久驻足,重温共产党人运筹帷幄的场景,感受艰苦环境下信仰坚持的力量。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员们观摩了新时期干部培训体系,了解了党员干部修养自身、提高党性的时代要求。
巍巍宝塔下,学员们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学员们表示在圣地重温入党誓词十分必要,入党誓词明确了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和价值取向,无论在什么时代,何种环境,共产党员都应时刻铭记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严格自律,修养身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聆听现场教学 永续延安精神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延安干部学院的冯建玫教授、李瑞芳教授、李世明教授为学员带来三场生动精彩的专题现场教学。
冯建玫教授在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生活的凤凰山旧址为学员们声情并茂地介绍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剖析了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实质。她说,白求恩的精神高度体现在他的人生选择和职业操守,他为了理想,为了人类福祉,放弃了很多人孜孜以求的舒适安逸生活。他忠于医生的职业操守,不懈工作,把热血和生命全部奉献在战场。当冯教授讲到白求恩高烧不退,不顾劝阻,坚持为伤员手术而染上病毒,弥留之际仍在遗嘱中谆谆嘱咐医疗事宜时,学员们纷纷落泪。“人生确实很好,很值得活上一回,但也确实值得为了某个目标去死一回。”学员们在重温白求恩遗嘱时无不动容,表示这种对于理想的坚守,对于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值得每个人反思。
李瑞芳教授在杨家岭为学员们讲授了刘少奇的代表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她旁征博引,针砭时弊,以平实语言向学员们阐述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各个时代的精神支柱作用以及在新时代着力党性修养建设的重要性。共产党人应做马列主义的好学生,应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应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开展实践,应坚决反对原则性错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李教授通过讲述刘少奇两次入狱坚贞不屈,万里长征千难万险的光辉事迹,向学员们揭示了“所谓修养,就是做人、做事与做优秀共产党员的结合”“坚定信仰,更要做好现在每一项工作”的朴素真理。
李世明教授在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向学员们讲授了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他以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张思德形象,故事性的演说展示了这个“小人物”的“大情怀”。张思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好一行,言必行,行必果”,是平凡中见伟大的典范。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使命需要张思德精神,人类普适价值呼唤张思德精神,如今的党建工作更应深思张思德精神,他的“原生态服务”精神值得每一个党员践行推广。
学员们表示本次培训收获颇多,在实地体验和实例教学中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以后的工作中将坚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贡献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