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毕业的林舒进是2019年广西定向选调生,从读博至今,他曾获得过诸多荣誉,如“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全国百优案例奖;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党员等。201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报道了林舒进参与扶贫的事迹;同年他作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报告了自己的扶贫经历,并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的接见和表扬。他也在全国多个省份巡回宣讲报告西迁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受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及多省省委常委的接见。
2019年7月至今,林舒进到玉林市交通运输局任职,今年3月主动申请到博白县那卜镇石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边远山区的贫困村留下他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充实足迹。
主动请缨 到边远山区基层锻炼
而立之年的林舒进老家在广东陆丰,他自小随父母在深圳居住和成长,在广东读完本科和硕士后,他又到西安交通大学读博。2019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广西定向选调生,林舒进来到玉林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今年3月,他主动要求组织安排他到最边远的山区基层锻炼。于是,作为玉林市交通运输局派驻石茅村第一书记,林舒进来到了博白老虎头水库旁的山区小镇那卜镇的贫困村石茅村。
到边远山区基层工作,最困难的莫过于语言不通。林舒进初到石茅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说的普通话,群众说听不清楚讲什么;群众说的本地话,刚开始的时候他真的像“鸭听雷”,听得懵懵懂懂,互相之间沟通都很费力。
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林舒进没有被遇到的困难吓到,他克服语言不通的难题,边学边琢磨,像做功课一样,努力学会讲当地群众能听得懂的方言。为了推进工作,夏季里,他顶着烈日,走遍石茅村17个村民小组。通过走访调查,倾听群众诉求,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召开村两委会议,听取意见,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他在全面了解石茅村具体情况之后,逐渐有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计划,有了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愁盼”思路和办法。
为选准产业发展新路子强村富民,林舒进在了解石茅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后,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菠萝蜜产业、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开展“富农计划”等产业促进方案,后续将充分利用石茅村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围绕菠萝蜜核心产业进行生态循环可持续利用配套建设。
身先士卒 提档升级乡村风貌
林舒进在求学和工作期间,曾经做过网站编辑、公司市场顾问、项目开发等工作,还曾走访过苏泊尔、芝兰玉树、云天化等企业交流学习。他还曾挂职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正阳镇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西安交大科技扶贫博士团副团长、挂职平利县电子商务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陕西补天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等。这些工作经历为他在基层创新开展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自“三清三拆”行动开展以来,林舒进便提出石茅村干部要抛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在基本整治型村庄的基础上,将他手上仅有的1.5万元第一书记帮扶经费作为启动经费,自发在石岭胫屯开展试点项目建设。
为了做好动员工作,林舒进和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在村屯建设过程中,他骑电车摔伤左腿,仍拖着伤腿跳着在建设现场指导工作。为了宣传好乡村振兴,他还举办乡村课堂给村民上课。为了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他走遍石岭胫每一户推行好家风上墙……
“说实话,刚开始村民很不理解,林书记就带着村干部做,村民就在旁边看。后来看到林书记是实实在在为村里办好事实事,村民就自发参与协助试点建设。除了捐钱、出力、捐赠建筑废料,甚至还有村民捐出自家的私人用地,用于建设健身广场和微景观打造,节省了近30万元的人工费、材料费。”村干部温贤钦说。
与此同时,林舒进还巧借“他山之石”,结合“深调研、大学习”活动多次组织村干部到广东廉江、福绵十丈村、博白亚山、大垌、英桥等地考察学习乡村风貌提升做法。在调研过程中,他们也发现很多地方的做法投入成本过大,不适合在农村普遍推广。因此他们坚持走就地取材和变废为宝的路线,探索走一套低成本的乡村振兴建设方案。随着试点建设工作的深入人心,村民也已经树立意识,自发维护健身广场,打扫村屯卫生和管理村屯,在取得建设成效的同时,也推动了村民自治。
石岭胫屯试点从启动至今,仅用了7万余元,就打造出将近1.5公里的主路景观带,建成健身广场1处、微景观9处、停车场2 处、农家书屋1处、农具展馆1处、完成主路全线风貌提升和绿化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于普通农村的低成本、强带动、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方案,为博白县乡村振兴建设提供石茅方案。
那卜镇党委书记戴永旺这样评价林舒进:“林舒进博士既实干更巧干,在工作中总能找准关键问题,以‘小切口’实现‘深突破’,以‘小杠杆’撬动‘大问题’,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群众也喜欢上了林舒进,喜欢上了这位每天都带头干活,待人和蔼可亲,乐于奉献的年轻人。每天只要在村里看不到他,都会问一下。前不久,林舒进到县里参加学习,有群众居然打电话给他“林书记,你是不是要走了呀?我们都还没有得当面感谢你呢!”
林舒进派驻到贫困村石茅村以来,全力以赴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努力工作着,群众和他的感情也变得更深厚了。
原文刊载于2020年12月21日玉林日报A02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gxylnews.com:8081/ylrb/PC/con/202012/21/content_5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