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甲子辛勤耕耘,谱一生亮丽华章。4月23日至28日,西安交大离退休教职工书画、摄影、邮票、手工作品展在田家炳艺术中心展出。离退休教职工各显所长,这些用心血、汗水和满腔热爱完成的作品受到了师生员工的一致好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母校情怀 致敬西迁
一进展厅,十二幅十字绣作品格外引人注目。离退休教职工手工艺协会负责人黎季勋介绍说,12幅十字绣作品各有寓意:四幅字呈现交大精神和西迁精神;四幅校门作品采自交通大学和西安交大各时期校门之景,代表着交大西迁前辈的足迹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四幅建筑物作品则体现西安交大饮水思源精神和美好前景。

据了解,12副作品从策划到完成,历时近一年。12位退休教职工不顾眼疾,满怀对交大的深情厚谊,一针一线、丝丝缕缕精心绣制,每一针每一线都包含着对学校的挚爱,蕴含着对西迁精神的崇敬,用针线记录交大发展历程,映照交大校园桃李芬芳、硕果累累的美景。黎季勋老师满含深情地说:“比起西迁前辈,我们做的都不算什么,每每回忆起来他们,大家都十分崇敬和感动,希望学校继承发扬西迁精神,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西安交大附属小学退休教师郭君华已经84岁了,这次为双甲子校庆献上的礼物是自己画的《牡丹松鹤延年图》。她说:“我们现在有充裕的时间,而且非常想为意义非凡的双甲子校庆做些事情。身体不允许长时间工作,我就每天画一点,终于在校庆前完成了这幅作品。”离退休教职工们虽然已从工作岗位上离去,但是依旧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祝福着学校越来越好。“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松鹤象征长寿延年,期望我们的交大大树长青,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郭老师自豪地说。
铭记校史 传承发展
退休教职工林文坡是一名资深集邮爱好者,在这次展览中,他提供了“邮票上的交大”系列邮票五十余张,并且向记者介绍了邮票背后的故事。“你知道是谁第一个提出了三峡水库的构想吗?”他指着邮票上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笑着告诉记者,“叶恭绰先生!我们的老校长。”他又激动地说:“三峡工程正是我们交大校友张光斗先生指导下动工的,当时他年逾古稀还亲自去葛洲坝实地勘察,亲自测量,亲力亲为。”每一张邮票背后都记录着交大点点滴滴的故事,林文坡老师说起来如数家珍。


记者在田家炳艺术中心遇见林文坡老师时,他正仔细端详展出的每一幅作品,品味着过去的故事。“我很怀念彭康校长。他是个好人,是个很负责的好校长,没有他就没有西安交大,”在看到刺绣作品《彭康寄语》时,林文坡老师非常感动。他回忆说,当年他还只是一名助教,彭康老校长非常重视年轻人的成长,鼓励他去发表论文和参加授课比赛,老校长对青年教师的鼓励和厚望令自己永远难忘。林文坡老师见证了交大的历史变迁和不断发展,他希望学校能借助“一带一路”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以前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的白延生老师深深喜爱着摄影,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便开始了摄影之路,作品主题多为展现交大的发展变化。他深深感叹学校的变化之快,日新月异。从以前的教学主楼群、中心楼,到交大一村,交大二村,西迁楼,教授楼等等,他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他说:“看到交大每一天都有新变化,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次双甲子校庆我们离退休老师也很受鼓舞,学校坚持‘传承、创新、奋斗、攀登’,我相信西安交大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一片赤诚 写就感动
前来参观展览的纪随安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离退休教职工的文化生活,这次展览面向社会、面向全校师生充分展示了学校离退休老同志精神文化风采与艺术生活风貌。而且,这次展览内容的丰富程度超乎自己想象,可以看出大家为了双甲子校庆所付出的辛苦和劳动。

西安交大2011级平面设计系校友吴萍也回到了母校参观了这次离退休教职工作品展览,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她对此次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展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对十字绣系列展品非常感兴趣,她谈到之前有很多和交大有关的摄影作品、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等,但是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十字绣作品,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为老人家们的精神所折服,“她们不顾年迈,为双甲子校庆呕心沥血,留下精品,这何尝不是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我深深地为离退休教职工们的坚持和毅力所感动,他们有动力,有梦想。跟他们相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所欠缺的很多,我们要不断继承发扬西迁精神,向前辈们学习!”人文学院雕塑专业的研究生周梦柯说道。人文学院艺术传达专业的董莹同学也谈到,看到这些离退休教职工们的作品感到很震撼,作品中无不透露出他们对交大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此次展出的邮票系列作品,一张张旧邮票,是深深的历史沉淀。离退休老师们倾注他们的感情和汗水而成的作品每一个都是经典之作,令人折服。


丹青溢彩,翰墨飘香,巍巍交大,山高水长。西安交大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之际,离退休教职工用作品表达他们对交大深沉的爱恋。这份爱让人感动,令人温暖,更催人奋进,因为我们的青春在这里,我们的事业在这里,我们的家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