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

日期:2012-11-12 09:49 浏览量:

11月9日下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旨在推进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培育马克思主义研究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青年队伍。人文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校外专家、校内外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由人文学院副院长黎荔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党的执政使命、党的执政环境、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更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西安交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层论坛的召开,就是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西安交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随后,6位论文作者代表发言。青年教师樊晓燕介绍了她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研究成果。青年教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黎荔分析了作为当代形态的资本类型的文化资本的本质,阐释了文化资本在后工业社会中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文化产业创新与全球文化资本博弈成为大国崛起的核心问题。博士生王健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发掘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共性意蕴。中国社会科院博士生禚明亮梳理了西方多位重要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观点进行了佐证。青年教师燕连福以身体哲学的逻辑作为切入路径,探寻了青年马克思文本中所隐含的对身体的关注,对身体之被异化的深刻批判。西安财经学院青年教师王轩分析了人的安全性存在与人的自在追求的相互关系,阐述了自己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介入安全问题的价值方式。在学术发言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和专家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辩论争锋。此外,汇编的《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论坛论文集》中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一些论文,如“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腐败影响因素的宏观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契合性研究”、“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认为这些论文都从不同角度将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带有中国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理论,作出直面现实、具有强烈实践品格的理论建构和探索,与时俱进、现实关怀正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色。

人文学院院长边燕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观看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感受。他依托自己多年学术研究的体会和参与国内外学界活动经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涵及它们以何种方式才能被更好地表现和实现。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学理和信念,表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的发言进行了切中肯綮的点评。他肯定了青年人对学术的热切追求,对现实的强烈关怀,在学术实践上的果敢介入,探寻理论问题的独特视角,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要坚持学理上的严谨性、文体依据的实证性。

本次论坛前期面向校内外公开征集论文,共计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学校和科研单位17位青年学者者的19篇论文。经过人文学院9位教授的盲审评分,10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文字:人文学院
编辑:吉康敏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