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大布置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明确实施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

日期:2013-03-15 10:03 浏览量:

3月12日下午,西安交大研究生院组织召开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程光旭副校长、研究生院、学工部和各学院(中心)主管领导、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和学院教学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何茂刚副院长主持。


西安交大2013年研究生工作会议

研究生院陈天宁常务副院长从创建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途径、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构建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六个方面入手布置了2013年的工作:

1、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落实“2+4+X”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具有选优分流机制的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所谓长学制研究生是指获得学士学位后,以攻读博士学位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制一般为4到5年,但其间需要进行选优分流,即学生以硕士生入学,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后须参加博士资格考核,通过者按照博士生进行培养,未通过者则按硕士生进行培养。具体措施是:统筹硕士、博士招生名额,减少纯学术型硕士生的招生比例,不再以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名义招生,代之以招收长学制研究生;按学科制定并落实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制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中的选优分流办法;建立适应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制度。

2、在博士生招生改革方面,探索建立招生计划与培养条件、学科定位、学科特色和培养质量密切联系的指标分配管理办法;从理、工、医等学科开始按学院(一级学科)制定“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3、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以9级课程体系为平台,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开展新一轮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目录和课程内容修订工作;落实985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地推进研究生创新实验室条件建设,提高研究生课程实验和创新实验水平;加强目标引导,开展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4、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集中检查首批工程博士课程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落实导师组责任,完成开题报告;完善和加强研究生院(苏州)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推进纳米学院(苏州)的建设工作;落实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实践环节,提高培养质量,探索总结在苏州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5、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积极性,多元化、多途径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落实与推进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措施,争取研究生国际交流人数有实质性突破。

6、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保障方面,常抓不懈地做好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调查处理程序;建立学术诚信,严肃考风考纪;坚决杜绝研究生各种学术不端事件;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过程及学位评审答辩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在课程学分基础上,将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最终学术报告(预答辩)等环节纳入学分制管理;切实加强博士生中期考核的选优分流力度;依据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组织各参评学科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差距,摸清问题,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加大学校经费投入,提高导师资助水平,激励博士生潜心科研,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研究生院李秀兵副院长对学校新近修订通过的《博士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介绍了该办法制定的背景与依据、用翔实的数据对新老标准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还与其他同类院校进行了横向比较。在新办法里,学校增加了投入,用以改善博士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生源;也提高了导师的资助要求,以经济手段调控导师招生规模,增强导师责任心;通过中期考核对博士生进行末位淘汰,激励博士生专注科研。目标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招生办裴怡主任对学校2013年硕士招生工作中的复试录取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按照教育部规定,西安交大2013年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在2012年计划基础上约减少5%,减少的指标相应增加到专业学位,而无专业学位的学院规模不变;在今年的学术性硕士招生中,按照博士招生计划的80%用于招收长学制研究生,凡推免生和综合分排名前30%的考生均有资格被录取为长学制研究生;在即将进行的复试录取工作中,要求各学院及时准确地公布信息,一丝不苟地执行政策,细致规范地组织复试,规范统计复试成绩,认真严格地审查资格,并高度重视相关保密工作。


程光旭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说学校年度的研究生工作紧密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开展,各学院要牢固树立质量为核心的培养观,不要过分追求培养的“量”,要多重视培养的“质”。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我们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误区,要着力培养该类型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思路和方式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要把专业学位研究生“送出去”,让他们在企业中积累实践经验,也可以把有良好的企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请进来”,为我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讲授实践类的课程,开拓研究生的眼界,让这些课程真正能够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程光旭副校长指出,学校将花大力气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今年计划投入1600万用于提高博士生的资助标准,同时也希望各位博士生导师克服困难,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配套资助,一起帮助我们的博士生解除一定程度的生活压力,使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工作,希望各学院在学校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自己学院实际情况的复试录取工作标准。



文字:研究生院 纪洁菲
图片:研究生院 吴红苇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