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金融学院是2000年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后,在三校相关经济学科与专业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院。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学院应用经济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科研实力不断创出新高;理论经济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前12%之列,逐步成为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发挥人才动能、扩大社会影响力为重点,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及经济学国际前沿研究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创新学科发展战略,强化国内重大需求与国际前沿研究问题的紧密对接,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从整体上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显成效。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具有相当科研及教学竞争力的人才体系结构。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使得学院的结构老化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为学院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研实力稳增长。近年来,学院不断进行科研管理制度创新,大大提升了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十二五”以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李国平教授、李富有教授、冯宗宪教授、袁晓玲教授先后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校内前列;多名教授先后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中文CSSCI发表论文总数达800篇以上,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中文顶级期刊发文数量有显著增加;在SSCI上发表论文总数达30余篇,其中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数量近10篇。近五年学院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6项(含二等奖2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达30多项。获奖绝对数量处于国内高校前列,原有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动能优势激活力。学院为积极发挥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行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全院教职工的工作动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一方面,学院积极支持和资助20余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深造,保持青年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优势;另一方面,学院坚持“广招国内外一流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合理流动人才”基本原则,依托人才强院新政策,加强对海外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的引进,共聘请4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海外系主任,在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化影响力和人才战略的动能优势。
协同管理上台阶。学院在激励教师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推行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协同管理,为学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学院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积极整合内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影响力。一方面,积极支持“陕西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提升中心在科研水平提升、优秀人才培养、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协同优势,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专业人才,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已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社会研究智库之一;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提升“高级培训中心”的业务实力,通过整合全国教学资源,组成了一支理论造诣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数百家银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最具影响力的培训服务基地之一,显著地发挥了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服务功能。
2016年是学校“抢占制高点、再创新辉煌”的校庆之年,也是学院迈向“双一流”的关键一年。学院将本着建设国内一流经济金融学院的目标,继续加强应用经济学学科优势地位,不断提升理论经济学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经济社会需求和国际经济学前沿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和国际接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契机,为学院汇集社会资源,提高学术成果转化率服务,扩大学科影响力。到2020年,实现应用经济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知名,1-2个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理论经济学科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学科。(经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