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学校对我们年轻人的人事政策点赞!”生命学院讲师许丹在教师茶话会上道出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心声。1月21日上午,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等校领导与来自19个学院的近40名青年教师面对面,听心声,促交流,谈发展,提希望。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真抓实干,加快发展,面对2017、2020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我们交大人必须抓紧奋斗的每一分钟。”王树国校长说,要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师资队伍水平是关键。但目前的现状却是体量小,领军人才不足,青年拔尖人才远远不够。所以学校启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年后还将启动“领军人才计划”,希望招募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交大。他介绍说,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通过71位候选人,我们就是要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为真想干、真能干的年轻人提供发展“快车道”。
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到中国首富马云,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王树国校长用榜样的力量告诉大家,30多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华,也是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会为大家尽量创造条件,但条件不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根本。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交大工作,证明大家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本素质。能力是相对的,而努力是绝对的,年轻人要用能力和努力来证明自己。学校会尽全力给大家施展才华的空间,希望大家卧薪尝胆,树立长远目标,不断激励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将来承担起引领本学科发展的重任。
“为学校新政策点赞”
座谈交流环节,年轻教师们踊跃举手发言。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候选人、电信学院刘明教授2013年9月归国,他表示,自己参加了寒假工作会议深受触动,年轻人就应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我要为学校对我们年轻人的人事政策点赞!”生命学院讲师许丹将身边同事的共同想法带到了茶话会上,“学校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年轻就是用来奋斗的,我们都要朝着交大梦去奋斗!”她建议学校对生命学科的发展以及年轻人的生活予以更多关注。
化工学院新讲师张桥虽然工作才半年多,但在本校10年的学习生涯中见证了化工学院的“分合之路”。他提出,人才流失的现状须引起警惕,现有学科发展与企业联接不够紧密,面向应用的科学研究薄弱,希望学校为化工学院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还建议全校统筹健全本科生科研训练制度。
外国语学院讲师邹郝晶汇报了学院发展的新变化。她建议,增加大面积公开课教师出国交流的机会,并通过机制的完善达到工作、科研两不误。
材料学院讲师马胜强已经规划好了寒假的科研工作,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组织一些“牛人”报告会,分享成长历程与科研心得,帮助年轻人摆脱迷茫,树立榜样。
能动学院刘书焕副教授则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凝聚优势力量助力学科发展,二是改善教师住房问题。
由于时间原因未能发言的青年教师还书面递交了自己的建议、意见。
“胸怀更大 抱负更实 品质更高”
张迈曾书记在总结讲话中祝愿青年教师“意气风发、层楼高上”。他表示,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一定会为大家搞好服务。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应是无障碍的,大家可以通过短信、E-mail、当面沟通等方式积极沟通传导,为了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一起努力。
张迈曾书记告诫青年教师,奋斗是不可或缺的,不努力受损的是自己。学校会尽量为大家创造好的成长环境,大家一定不能浪费机会,要坚持奋斗。“未来交大的抱负、胸怀、气质决定于今天所有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的准备,希望大家要准备好,为了交大的今天、交大的明天胸怀更大,抱负更实,品质更高,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常务副书记王小力,副校长郑庆华、席光、王铁军,以及研究生院、科研院、人力资源部、财务处、实验室处、学科办、住房处负责人参加茶话会,荣命哲副校长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