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校史故事365】227 “饮水思源”说校徽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11-20 18:08 浏览量:

当你踏入座落在古城西安兴庆宫对面交大美丽校园的正门时,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座耸立在喷水池中央,造型独特的“饮水思源”雕塑。它寄托着代代交大学子对母校的情怀!

雕塑底部,正面镌刻着遒劲有力的“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背面刻着交大简要的发展历程。上部由齿轮、锻锤和铁砧以及三本书籍组成,表明我校以工科为主,有理、工、管三大门类的特色。交大校徽、出版物,以至信笺、信封等用其图案作为学校的标志。在兄弟院校和海内外学人中,都知这是交通大学的象征。

但是,人们对这座雕塑深刻涵义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众说纷纭。多年前曾有人在校刊的一篇短文中,把其上的锻锤误解为丁字尺,对上部的齿轮,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不是齿轮,而是电机转子上的硅钢片,这样,中间的铁砧、锻锤和外围的硅钢片,分别代表着交大工程学科中的“机”和“电”两大门类。

雕塑上部的齿轮,确实也有些形似电机上的硅钢片而视其为“电”的表示,这种理解似也不无道理,为此,笔者进行了考证。

耸立在校门内的这座雕塑只要细心观察是可以明显看出上部呈渐开线形的轮齿廓线的。但这座雕塑并非原作,而是复制品,原作者系交大“民国十九级”学生,于1934年毕业离校时塑立,现保留在上海徐家汇交通大学旧址的西斋前。1956年迁校时,据说曾有人建议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与交通大学校牌一起迁运至西安,后大概由于雕塑的整体迁移难度颇大,所以只迁运了交通大学校牌(现保存于西安交大档案馆)。

我于1952年考入本校机械制造系,56年毕业留校即随校西迁。我走访了多名交大老教工,请他们对雕塑原作照片辨认,上部究竟是齿轮还是硅钢片?对机械传动深有造诣的孔午光和电器专家费鸿飞两位教授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照片,他们从轮廓曲线和齿(槽)数判断认定,绝对是齿轮而非硅钢片。那么为何有把齿轮视为硅钢片之说呢?这是有一段历史渊源的。我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校党委书记潘季同志处了解到,他以前就“齿轮”与“硅钢片”的说法委托当时的校办主任做过调查了解。情况是,在1934届学子塑立饮水思源雕塑之前,作为交大标志的图案是由铁砧、锻锤和书本,外面围以电枢组成,这大概是有“机”和“电”之寓意。或许这就是把齿轮误解为硅钢片,除了“形似”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铁砧上的三本书,可视为代表交大的“理、工、管”三大门类。铁砧和锻锤也不应该简单地视作机械的代表而更有着“千锤百炼”,并强调动手、实践的深刻涵义。

注:本文编选自张镇生(1934-2002),《“饮水思源”说校徽》一文,原载于《校友之声》1999年第一期。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