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交大力量】曲凯:执着从容地在学术道路上行走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7-06-28 14:44 浏览量:

方脸,朴素的穿着,镜片后有神的双目,许是初次谋面的缘故,在山东人特有的亲和诚恳之中,多少有些腼腆,这就是曲凯。有着科研人的执着与从容,也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青春朝气。

2015年7月方才入职我校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的曲凯,此番跻身“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在了解他的人们眼里,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搞科研,最重要的是平常心

曲凯参与科研活动,最早可上溯到大三后半学期的时候。起初虽然大多是一些诸如查资料、统计数据等外围辅助性工作,但他依然觉得很受用,这是为自己在平常的求学生涯中,开启了新的一扇窗。

“我不大喜欢人多的地方,感觉待久了会消耗很多精力,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恢复。”曲凯笑着说。他心思单纯、喜静不喜动,每次在人多的环境里,总是感觉自己的“能量”流失很快。但只要呆在实验室,嗅到熟悉的氛围,或处在相应的环境,沉下心去思考学术上的问题时,就会很安心。

他的生活一直都是简单的“两点一线”: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0点回寝室,午餐晚餐在校园里解决,周末一般只休息一天,节假日随时待命。留校任教后,工作内容不同了,作息时间略有调整,但节奏依然如故。

科研工作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在多年的工作中,“有抓狂到狠狠哭一场的时候,有沮丧到觉得未来无望的时候,有很多焦虑失眠的夜晚,有反思有教训有惭愧……”但曲凯这样劝慰自己“有解的问题总会解决,无解的翻滚的情绪只能等它慢慢过去,熬过去。”在他眼里,大多数时间还是枯燥无味,默默与实验器具打交道,关键是自己要保持平常心。

喜爱加坚持,造就了科研上的不凡业绩。博士在读期间,曲凯便先后获得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标兵,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入职近两年来,曲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跟踪支持项目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等4项。作为项目组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7篇,累积影响因子101分;其中,仅2015年7月入职以来发表的SCI论文就有11篇,平均影响因子4.3分。

由于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他破格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包虫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及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还兼任国际肝脏疾病及肿瘤学顶级学术期刊《Hepatology》 《Scientific Reports》 《Drug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等的特邀审稿人。

今年,曲凯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学校“十大学术新人”。

“像恩师们一样执着坚持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恩师们都给我带来了巨大影响。”曲凯说。在读硕博期间,他先后师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刘昌教授、第四军医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邢金良教授和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系主任吴息凤教授,再留校任教。几位教授一直是他科研路上的“领路人”。

这其中,带他时间最久的当然是刘昌教授,几乎贯穿了他就读硕士、博士的全过程。曲凯认为刘老师是国内少有的优秀肝胆外科女医生,包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与严谨细致的科研思维,对自己影响很深,并坦承是其“粉丝”。

时至今日,曲凯仍对刚加入团队时的一件小事念念不忘:有次手术作助手时,由于在操作中精神不集中而受到刘老师诘问,曲凯坦言前一天因为工作到凌晨一点多钟才睡觉。而刘昌老师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每天都三四点钟才睡”,并且继续全神贯注地手术。这件事让曲凯深感愧疚,也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博士在读期间合作导师邢金良教授,以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著称。一篇论文导师也会反复修改几十遍,逐字逐句推敲。“有几次我感觉快崩溃了。”在邢金良团队工作学习压力很大,但工作效率也高。更重要的是,在那里的工作,让曲凯逐渐打开了眼界,有机会能接触到国内一流的团队和工作。

美国导师吴息凤教授的研究领域是肿瘤流行病学,与曲凯以前的工作(肿瘤分子生物学)差别较大。在美国求学期间,曲凯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整整一年,他从未请过一天假,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实验中。因此,实验室中有很多工作都是曲凯首次建立并独立完成的。他出色的工作受到美国导师的高度赞扬。同时这一经历,也培养了曲凯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尤其是步入研究生阶段的日日夜夜,让曲凯至今记忆犹新。“不同学科方向甚至不同系的教授们经常会进行交流,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产生非常新颖的创意或思路。而这些全新颖的创意或思路都是跨学科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如同刀子与火石摩擦。”

和这样的导师相处久了,潜移默化中,科研也就自然成了曲凯生活的重要部分,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他甘之如饴。

“得道与传道,饮水而思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首歌词与曲凯当下的心声高度契合。

在西安交大很多老师的培养和教导下,曲凯也加入他们其中,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传道授业中感受乐趣和成就。尽管平时科研工作繁忙,随着身份的转变,曲凯还是把培养学生作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作为导师团队的一员,曲凯也承担起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任务。“科研与教学是互补的,科研能使我将一些更好的、更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曲凯说。

既然是一名外科医生,当然医疗工作还是占据了曲凯的大部分时间。但他仍保证每天晚上回家看文献,了解最新学术进展。“就像吃饭呼吸一样,我觉得每天都要充电学习,不然我们就落后了”。对于学到的新知识,他又总是迫不及待,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传授。曲凯自称与学生们交流时还是会紧张。考虑到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他每次都举一些实例,便于学生理解。他也在每次与学生的交流中,对知识有了新的领悟。

甚至有了孩子后,虽则他也会像每一个自豪的父亲一样,在手机里翻出孩子的照片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承认,还是同在一附院工作的妻子对孩子照料得多些。

从2004年求学算起,曲凯从地处鲁西平原的聊城来到黄土高原上的西安,来到西安交大,已有10余年的时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人很适合做科研,每个阶段总会有点成绩,这点成就感让自己觉得有价值,一点点就走到今天了,回头看这10多年,自己也很惊讶。在科研的路途上探索,处处是美妙、无处不惊喜。”

科研工作也的确改变了这位年轻人,从一开始的如履薄冰、不知所措到沉心静气、举重若轻。曲凯继续着自己喜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于人于己,都是幸福。”他这样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

宛如一块璞玉,曲凯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砥砺着自我,雕刻着自我,也逐渐使自己绽露光芒。

文字:彭碧仙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