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身边交大人】时间的“赛跑者”高静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4-10-08 16:49 浏览量:

 

十一假期,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电信学院高静怀教授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如同之前无数个假期和夜晚一样,他的安排总是两个字——工作。

10月3日下午,记者在实验室见到高静怀教授时,他刚刚结束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Thorne Lay教授、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Ru-Shan Wu教授的讨论会。初见高静怀教授,方框眼镜,眼内些许的红血丝,白衬衫,牛仔裤,朴实且谦逊。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的他很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了刚刚达成的合作共识:这两位来自加州大学圣塔库斯分校、在国际学术界颇具影响的“大牛”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重大项目中提出的核心科学问题非常感兴趣,双方已决定合作共同开展研究,Thorne Lay每年来校工作一个月,Ru-shan Wu工作两个月。

高静怀教授

高静怀一直致力于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早就耳闻他的刻苦、勤奋、智慧、拼命了,到西一楼采访,所有同事和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是:“几乎没有节假日、过年也就休息两三天”,“他的眼睛经常充血,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后遗症”,“申请重大项目的时候简直拼命,没日没夜地通宵工作”,“他一般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连吃饭走路都思考着问题”,“出差到哪儿随身都带着书籍和文献,一周要读几千页的文献资料”……

他喜欢看书、提炼科学问题并带领团队去解决。大量的阅读让他保持开阔的视野、对所研究领域前沿的捕捉跟踪和清醒的头脑,办公室随处可见一摞一摞的文献资料,他读过的文献上经常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备注和标记,这是他在不同阶段对某一内容的不同感悟。所有的科学问题本质上都是数学问题,证明它能不能解、如何去解的过程就是高静怀经常在脑海中演练的推公式,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利用,甚至在睡梦中。高静怀喜欢在大会议室办公,那里的会议桌和黑板利用率特别高,某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就围坐在会议桌前,在黑板上各自阐释自己的思路和论断,充分的讨论后达成共识。

高静怀教授介绍研究情况

博士生王德华常常“膜拜”自己的导师,年过半百的他干起活来比年轻小伙儿劲头还足。“咱交大老师干活都这样。”高静怀说话平凡又质朴。对他来说,工作已经融入了血液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出差,他的足迹总在实验室、家“两点一线”之间穿梭。没有周末、假期、业余时间的概念,这样的生活很多人看来简单枯燥,但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寻求答案的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和魅力,找到答案的成就感以及给国家社会带来的价值更会让人奋不顾身。”这是高静怀的感悟,也是他追求科研理想的动力。

他善于寻找方向并为之坚持不懈。早在读硕士时,他就敏锐地发现地球物理领域大有可为,既有许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探索,又符合国家重大需求。此后他便一直致力于用信号处理来解决复杂介质中波的传播问题。2000年进入交大工作,201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勤奋伴着他一路走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停地成长和突破,当下他全力以赴科研攻关的重点项目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球物理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执行期限为2014年至2018年,这也是西安交大时隔14年后再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谈到所研究的项目,高静怀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既是我国重大能源战略,也是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重大项目由西安交大、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参加,长庆与大庆油田是目标区。研究队伍有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名美国及欧洲科学院院士、一名“杰青”参加,应该说具备攻克难题的能力。“我的目标就是带领我的团队和合作者,建立具有中国地质特点的适合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地球物理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就像和时间赛跑一样,只争朝夕,努力前行。

高静怀的勤奋、敬业影响着学生,他的包容、善良也感染着学生。重大项目的成员单位众多,参与者也都实力非凡,而没有那么多头衔的高静怀作为首席科学家能够统筹全局,其学术包容力可见一斑。

高静怀给同学们提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种研讨会的机会和平台,为他们创造与“大牛”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博士生赵海霞等研究生多次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邓玉琼教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陈掌星教授等学术前辈的指导,与企业界的精英探讨过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并得到建议和帮助。

“给同学们搭建好平台,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工作”,这是高静怀的想法。同学们经常收到来自高老师的关心,除了“资料查得咋样?进展如何?”之外,更多的是“工资到账了没?生活有没有困难?”出去吃饭一定要让同学们吃好,自己一碗面条就能打发了。打包回来的东西有时候第二天用微波炉一热就凑合吃了,“他很关心我们,但自己就对付一下”,即将成为一名新讲师的赵海霞说,“对学生好,这一点我一定会传承下去。”

无论是在读的还是毕业的研究生,都说高静怀是个好老师。“我只是尽一个老师的本份,把我的老师教给我的东西传承下去。”高静怀至今仍深深感念他的博士生导师、西迁教授汪文秉,硕士生导师朱光明教授,博士后导师刘光鼎院士、李幼铭研究员、Ru-shan Wu教授,他们的科学精神对他影响深远。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工作都非常拼,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加倍珍惜。正演、反演、储层刻画……这些研究的东西接触久了,感情越来越深,一天不跟它们‘亲密接触’心里就空空的,不知道该干什么。”沉浸在科研世界的高静怀是幸福的,有科研创新的平台,有朝气蓬勃的团队,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厚积薄发,迎接挑战,与时间赛跑,争取2018年向祖国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图片:电信学院 王晓凯 赵海霞
编辑:吉康敏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