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王树国校长、荣命哲副校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法学院调研学科建设情况,与学院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和教授代表座谈,共同研讨和推进法学院学科建设工作。

“法学院在西安交大是一个比较新的学院,交通大学却是全国最早开展法学教育的高校之一,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单文华院长回顾了西安交大法学教育的悠久历史,并介绍在此基础上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法学院,目标是建成“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的国际一流法学院。6年来,法学院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了“3+2”阵型,即三个优势二级学科(国际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两个特色交叉学科(法律治理学、信息安全法学)的学科布局;学院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形成了国际化、复合化的学科特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单文华院长同时谈到,学院发展中仍然存在师资队伍体量偏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院认真思考,将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注重主流学科建设,争创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王树国校长认真听取各方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法学院成立至今取得的发展成绩和提出的学科建设思路。他指出,法学要积极紧扣“入主流、创特色”的发展战略,从人才引进到学生培养,要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要充分利用好“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等平台,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王校长谈到,法学是面向社会实际和前沿的应用学科,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中国成功承办APEC峰会又将主办2016年G20峰会,应该也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提出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制度设计。西安交大的法学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国际法又是交大的优势学科,应该在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荣命哲副校长主持座谈会。他指出,法学院以国际化起步,确定了国际一流法学院的建设目标,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要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关研究,以此为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要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西安交大,为交大法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校办、学科办、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人力资源部、高层办、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国际处、考核办、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就学生培养、人才引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等工作与法学院进行对接,各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法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