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正文
报道专题

【四个一百】第三期“百本经典”阅读指导会开讲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8-06-08 11:00 浏览量:

6月6日下午,第三期“百本经典”阅读指导会在主E多功能报告厅开讲,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边燕杰教授为学生解读大二必读书籍——《乡土中国》。

边燕杰教授认为,《乡土中国》一书的“灵魂”为“中国基层社会结构观”,该书之所以成为“人文科学经典”,是因为该书提出了独特的中国社会结构观,具有科学分析的价值。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学生,边燕杰教授对费孝通先生的了解和他持有的观点的认识格外深刻。他告诉同学们,费孝通先生初中时代学习医学,并与杨绛先生同窗,后来他发现学医“只能救一个人、一些人,而不能救国”,而中国“需要社会的改造,需要社会的革命”,所以他毅然选择像鲁迅先生那样“弃医从文”,并在1947年完成了该本著作。

《乡土中国》前三篇介绍熟人社会的特征,中间三篇是核心理论观点,后九篇是对礼俗社会现象的分析,后记交代了写作背景。边燕杰教授还着重强调了该书的核心理论观点,即“差序格局”。在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上定义完中国社会的“关系”后,他提出“差序格局”即关系模式,并用图解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根据情感和责任区分亲疏远近,形成以强关系为核心的交往“圈子”;与之相反的团体格局则是基于法律或契约,相互尊重各自的利益,个人之间的责任是基于契约的合作。

临近尾声,边燕杰教授给同学们分享了《乡土中国》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句,有的是讲情感与理解,有的是讲现代与传统,辞藻唯美却又通俗易懂。在边燕杰教授眼中,《乡土中国》讲的是追求权责利原则的生人社会和追求熟亲信原则的熟人社会,而当今社会则是线上“陌生的熟人”社会及生熟混杂的线下社会。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边教授认真耐心解答。讲座兼具趣味与内涵,既让同学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又引导同学们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乡土中国”,激励同学们不断学习、反思,在读书中思考,使认知升级,实现个人成长。讲座虽已落下帷幕,但经典需要反复研读,只有在反复阅读中我们才能不断得到来自经典深处的内涵与营养,才能在听有所感、思有所悟中,走进经典,有所成长。

文字:团委 学生会
图片:学生会
编辑:腾飞工作室 高慧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