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更优秀的创新人才是其主责。西安市科教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济济。西安交通大学就是其中一所代表性高校。11月1日,“走进魅力西安”调研采访团走进这所具有强大开放性及共享性的魅力校园。
西安交通大学以实业救国创建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以育才卫国成长于国家民族苦难之中,以西迁报国崛起于国家民族振兴之时,以科教兴国扎根西部为民族复兴大业接续奋斗。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与数百家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务实合作,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
据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执行院长杨树明教授介绍,该学院借助西安交通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资源,形成强强联合,旨在培养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既具有创新设计理念,又具有交叉学科知识;既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以设计为牵引,融合理、工、文科等不同专业,形成“大设计”人才培养理念,服务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国家战略,为新时期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磁电材料与器件刘明教授团队在磁传感与磁存储材料、磁电纳米材料与先进电子器件等领域开展研究。他认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国家重大需求适配不到位的问题,高校义不容辞。在科技创新领域,不仅仅是追赶先进,更要引领科技发展。工科方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规划设立,代表着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团队非常鼓励、支持学生除了学好理论知识,更要走进实验室,走出校园深入到企业一线去探索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锦英教授主要攻关新物相结构及应用研究,2020年她带领课题组合成并确定了紫磷及紫磷稀的结构。她认为,做基础科研需要静下心来,不受太多的外界干扰,专心打磨一件事儿,做出让自己满意的研发成果。西安交大已有很好的科研平台、工作条件,环境也不浮躁,她会认真做下去,直到实现这一系列基础材料有真正的突破。她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有诺奖获得者在我国诞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系王来利教授团队通过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集成及其应用技术攻关,努力去解决底层半导体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关键问题。他认为,通过构建“0到1”(由跨学科大团队基于大平台开展基础研究)、“1到10”(由技术开发团队基于中试平台开发共性关键技术)、“10到100”(头部企业与孵化企业接力完成大规模产业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利于解决产学研“两张皮”问题。这样,在全链条的联合科研攻关和产业化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培养出适应现代高效、融合、创新需求的跨领域复合创新人才。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ceOE4NAk3F3J6mo4Kvp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