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参考消息】坚持胸怀天下,做“西迁精神”新传人

——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柴渭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04-19 09:31 浏览量:

“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祖国有号召,党有号令,我们就有行动。”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柴渭近日参加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后,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多次提到该校始终传承与弘扬的“西迁精神”。他说,新时代青年必定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鼓励青年人在高校和主流媒体的共同影响下,坚持胸怀天下,服务国家。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辩证统一

问:4月8日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纪念日,校庆宣传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您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

答:我认为“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了历史规律与实践规律的统一,国家使命与世界责任的统一,教育自省与教育自觉的统一。

大学的发展与崛起是民族兴盛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的繁荣发展,着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现实路径。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是我校西迁后一直坚守的办学定位。“扎根西部”就是1956年党中央一声号令,交大几千名师生打起背包就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地区去发展建设,培养人才。67年过去了,大批我校毕业生留在西部,继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服务国家”是指1956年迁校时正值国家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交大人把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今天,交大人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说到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西迁精神”爱国情怀代代相传

问:西安交通大学以“西迁精神”著称,如何让大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

答: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

首先,要以国家使命和国家需求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根本方向,让我们的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站得出来、豁得出去。

其次,号召学生胸怀天下,同时还要脚踏实地。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在西部建功立业,助力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交大学子践行“听党指挥跟党走”的重要表现。前不久,交大公布了学生就业白皮书,民族企业和航天科工单位都是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单位。

在课堂外,交大学生也以各种形式诠释“西迁精神”,比如排演交大“大先生”系列话剧,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将演出作为校园第一课,真正做到了代代相传。还有学生社团“微宣讲团”,把“西迁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宣讲,把“西迁精神”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到一起。新时代的交大人正是“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产学研融合”优化人才培养

问:您刚才也提到就业问题,现在年轻人毕业后,有的会遇到“社会发展领先于学校”的情况,甚至出现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错配:有人找不到岗位,有的岗位招不到人。怎样让学校的教育跟时代发展、产业发展同步?

答:实际上,这就是在科技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如何继续引领社会发展的问题。现在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合不够,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成为出题人,而大学现在成了答题人。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所学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鼓励学生去国企、军工企业就业,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去做贡献。

第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解决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西安交大2020年成立了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这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也是我们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在这里,学生的课程学习以企业或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导师需要牵头“揭榜挂帅”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性难题。

第三,改革科研的组织模式。西安交大创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校企联合实验室在这里落地,企业把研发中心、实验室搬到我们的校园里。同时,校企“双导师制”在这里落地生根,每个研究生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术导师,就是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个是企业导师,在企业从事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的专业人士把真问题带进来。这样就能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三个课堂”培育新时代好青年

问:关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青年学生在校园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政课。现在全国各级院校正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您如何理解其中“大”的含义?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答:“大思政课”实际上涵盖的是“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意义。“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是老师在“第一课堂”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全员育人”不只是思政课教师,还有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等都是育人主体。

同时,我们还要“全方位育人”,包括校园环境育人。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也可以参与和助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后勤员工,包括食堂炊事员、超市服务员、楼管阿姨现在都是我们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最近推出了“劳育课程”,登上热搜。这个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引导学生制作戚风蛋糕、提高烹饪技能、修剪花草树木、学习急救技能、种植瓜果蔬菜、进行手工陶艺。通过突出动手劳动,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

我觉得“大思政课”既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上,还要在网络这个“第三课堂”上,联合全校教职员工在校内外同时进行。像新华社、《参考消息》等,就是助力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校外力量,能传播正能量,把党的声音和国家的号召传递到学生中间去。

我在学校工作了将近30年,对我们的大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为我们现在这种教育引导、思想引领对大学生发挥着全方位的影响。

问:您刚才提到了“第三课堂”是网络,当代青年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参考消息》最近开展了数字报进校园公益活动,您认为读《参考消息》对青年朋友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何影响?

答: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觉得《参考消息》这份报纸非常神圣,很多内容当时在别的地方看不到。《参考消息》正是我们学生了解世界的好途径。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胸怀天下,首先就要知道天下时事。我们主流媒体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这要比他们自己看到的碎片化、零散的信息影响更大。要做大事,首先要认清形势,才能提高认识,才具备高站位和大格局。

《参考消息》通过数字化推送到学生的手机和平板上,来到学生中间,这种形式非常好。在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同样可以发挥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帮助我们培养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好青年。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继续热爱这份报纸,也希望《参考消息》在全媒体时代能够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为读者提供更多及时、权威的天下信息。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5ayaeZERo36BWTR97devQ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