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西安日报】李永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来源:西安日报 日期:2022-11-02 08:20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意义与科学方法,为我们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南与思想启迪,意义重大而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更重要的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中国、引领中国、思考中国,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善于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思想智慧,在擘画历史主题中建构出领航民族复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悉历史趋势、倾听时代声音,在回应时代之问、破解历史课题中,构建出引领时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世界历史潮头,以胸怀天下的情怀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本质要求与进步方向,在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人类普遍性命题中,构建出影响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成功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破解了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性难题;准确把握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向何处去提供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科学智慧指南;以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系统构建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严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强大的现实解释力、无与伦比的实践改造力,引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站在人民立场、倾听人民愿望、回应人民诉求、尊重人民创造、汇聚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清醒的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观念观照世界,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文章刊载于2022年10月31日西安日报07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210/31/content_129700.html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永胜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