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陕西日报】郑南宁:以研发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10-06 15:25 浏览量:

陕西正在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两链”深度融合。其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资源富集优势,重点针对“有科技优势、缺产业规模”的领域,精准布局、超前部署,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接受了记者访问。

在郑南宁看来,面对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发展产业,都要保持头脑清醒。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已有世界领先的公司,全球人工智能相关学术会议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或者获得最佳论文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西安等地,已经或正在形成国内充满活力的人工智能研发高地。”他介绍。

“但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算法创新的整体水平,以及支持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计算芯片,还相对落后。”郑南宁认为,我们要与国际一流水平并驾齐驱,需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持之以恒地探索,在基础研究、算法水平上取得突破,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把我国的数据优势转换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不要把学术追求的目标当成眼前的产业化现实,误导社会公众;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人工智能面向重大应用工程的研究和市场的创新开拓,避免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出现‘低水平、同质化’现象。”郑南宁表示。

陕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研究基础雄厚。据统计,陕西省共有31所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拥有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33个,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20多个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科研成果。近年来,陕西通过加快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等措施,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

“在我国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中,陕西还将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认识陕西的产业发展现状,推进人工智能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活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郑南宁认为。

结合国家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陕西发展人工智能,要注重将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结合起来。”郑南宁认为,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很强,可以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换代,比如将自动驾驶技术与汽车产业相结合。尽管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但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以极大地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要集中经费资源、人才资源和机制创新资源,让人工智能赋能陕西产业发展。”他说。

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郑南宁说,“科教资源是陕西独特的‘名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科教资源,加大先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力度,以研发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真正实现校地资源融合。”

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行业发展深度结合应用。“我们要加快核心技术转化,创造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技术扎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之中,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舒适。”他认为。

“这也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是在高墙深院里研究模型、算法,而要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陕西有很多生产国之重器的大企业,这些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都有着很明确的需求。如果能够把陕西的科研实力和产业需求实实在在结合起来,不论是科研,还是产业发展,陕西都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非常鲜明的特色。”郑南宁表示。

原文刊载于2021年10月4日陕西日报02版

报道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10/04/content_767136.html


文字:陕西日报 张梅 赵景煊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