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西安日报】梁天卓 陈晨:以信息化助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来源:西安日报 日期:2020-04-13 09:11 浏览量: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杭州”建设情况时强调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这体现了信息化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提到,“建议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要求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提升治理效能的科技支撑作用。

数据驱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数据逐渐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发挥治理效能的最大动力之一,正推动着社会治理的快速变革。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治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数据的精确性与时效性越来越强,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数据传输速率,高速、海量数据引发的信息化技术革命正推动整个社会治理领域发生巨大变革。

与此同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时代强音,改革目标越来越聚焦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在社会治理领域,以数据驱动实现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有助于畅通和规范民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更好地顺应科技进步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大数据提升治理效能,首先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通信能力。除了采用工作记录整理、抽样社会调查和网络数据抓取等方法,还必须提高数据的时效性,满足治理的实际应用需求。其次,必须提高数据对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的贡献程度。顺应人民群众需求,优化社会治理和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共建和谐社会。

人机协同,科学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关乎国家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科技成果显著,保障能力较强,人机协同已见成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并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实现远程医疗,不仅能避免病毒交叉感染,还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有序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乃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然而,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和多发期,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性加剧,防控难度加大,给社会公共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因此,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是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人机协同致力于人机交互实现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机协同技术落地并广泛赋能社会治安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等领域,将不断促进与完善我国公共安全网建设,加强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加强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完善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提升安全治理效能。

跨界融合,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体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需要法律法规制度、体制机制、力量运用等环节相互统筹。“跨界融合”作为经济全球化、产业融合化、组织变革化背景下出现的全新治理思维和战略选择,有助于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和安全统筹能力,完善我国国家安全体系。

当前影响和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是复合的、动态的,所以必须突破原有边界设定,更加深入广泛地分析传统因素之外、对我国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发展构成深层威胁的非传统因素。跨界融合正符合上述需要,不仅能以整体性的视角识别国家安全风险,还能及时判别普遍性、苗头性和倾向性安全隐患,提升国家化解、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将跨界融合引入国家安全领域,一是要使之更加趋于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适应国家安全治理及其现代化的需求,解决我国现有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增强大局观念,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研判风险、协同防控、防范和化解危机的重要作用。三是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形势,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科学应对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守好网络主阵地,维护国家安全,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共创分享,积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长期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居民会议、民主听证、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民主治理实践推动基层社会共创分享的治理共同体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信息化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科技支撑。一方面,基层的信息查询和技术运用能力不断增强,人员下沉、事权下移和就近管理的体制改革发挥作用,基层社会治理发生一系列变化;另一方面,整体性治理和多元共治等诸多先进理念被提出并应用,提升了治理质量和水平,丰富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以信息化助推实现共创分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必须完善服务型政府,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与公众间的广泛互动,重视公众参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并辅以一站式服务、公私合作、网络简化等多种改革措施,建立健全惠及全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及民众对信息化治理服务的体验度,实现信息化治理带来的高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信息革命是人类的重要历史转折期,信息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引擎,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是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推动力。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治理新模式,将有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早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

原文刊载于2020年4月13日西安日报第6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0-04/13/content_421924.htm?div=-1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天卓 陈晨
编辑:彭碧仙 腾飞工作室 高慧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