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归去来兮话战“疫”

【陕西日报】再访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20-04-07 15:35 浏览量:

3月4日6时34分,武汉,窗外的天空还未完全亮起来,施秉银的电话响了。

“7病区的一名患者病情危重,已行气管插管治疗,为了确保安全,还是需要您过来一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一位值班医生在电话里匆忙地说。

翻身下床,施秉银开始在脑海中不断模拟进入隔离病区后应采取的救治措施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

进入病区后,施秉银认出这位患者是武汉大学的一名老教授,已经年近九旬。他说:“对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很不容易,救治老年危重症患者更是难上加难。这名老教授CT检查双肺严重渗出病变,病情危重。”

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治,患者转危为安。3月13日,患者治愈出院。这种死亡线上争分夺秒的救治,医疗队面对过很多次。在武汉的日子里,他们想方设法不断地降低病区死亡率,从最初摸索着救治方案与死神抢人,到如今可以与世界分享重症与危重症病人救治经验。

56个日日夜夜,或辛苦、或幸福,都被施秉银尘封在自己的战“疫”记忆里。

向前冲是战胜病魔的唯一出路

2月4日和5日,施秉银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先是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本部看望患者,并欢送该院首位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又赶赴几家媒体接受访问,为公众普及抗疫知识。2月5日下午,施秉银带领重症医学科石秦东主任和两位ICU的护士长紧急奔赴武汉,为国家医疗队的进入做对接准备。临行前,他说:“我要求我们团队提前去。早去一会儿,就可以早一点儿投入一线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我们不仅要参与临床救治,更要为国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议。”

“怎么状况挺好的病人一下子就走了?”初到武汉的日子,施秉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竭尽全力抢救,有时仍然拦不住死神夺去病人的生命。虽然许多死亡病例都是老人,但并非老年患者都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还有个别处于癌症晚期的老人未死于癌症,却死于新冠肺炎。

施秉银和许多专家开始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病毒的靶器官在哪儿?救治方案应该如何优化?低氧血症如何改善?“炎症风暴”真的存在吗?为什么血压会突然降低?病人的肺部病变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

“我们必须寻找答案,为了尽可能救治每一个患者,我们一定要向前冲。”面对人类首次遇到的病毒类型,施秉银的态度很坚决,“我们针对累计死亡病例逐例评估和讨论,总结经验、形成报告,指导危重症病例的救治。”

在武汉奋战的56天里,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八两个重症病区共接收患者126人,其中96人治愈出院,26位病人均由危重症或重症转为轻症。

隔离病房里和患者床边的身影

“患者每天也会看新闻,关注死亡病例数量,心理上都非常恐惧,所以他们相互扶持,就像一家人一样。”施秉银说,“病人给病人做思想工作,会更好。因为我们医生穿着防护服,像个太空人一样,和他们有距离感。”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施秉银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还是一线医护人员的“保姆”,更是患者的亲人和朋友。

3月中下旬,就在全国支援湖北的各支医疗队相继撤离的时候,施秉银和他的团队依然坚守在武汉战“疫”的前沿,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为了这个目标,他常常第一个走进隔离病区。患者亲切地称他为“隔离病区里的院长”。

“我要去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病区,了解病人的救治情况。”疫情发生初期,在对新冠病毒还缺乏认知甚至是感到恐慌的情况下,人们都觉得施秉银这样做太危险,而他却说,“我是院长,隔离病房我必须要进。我要掌握一线的第一手资料,新冠肺炎没那么可怕。”

无论是在西安还是在武汉,施秉银经常到患者床边去了解病情、制定救治方案,并慰问患者和医护人员。一线的医护人员看到他的到来,纷纷表示,院长都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我们更不会害怕了,一定会战胜疫情!

“医疗队刚进入病区时,一线反馈的情况让我寝食难安。病人的情况相当严重,医疗救治压力很大。”施秉银坦言。为此,他提出要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经过自己的倡议和协调,施秉银牵头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成员包括各大医疗队的顶尖专家。小组建立危重病例每日讨论机制,实施“一人一策”,集合多学科力量,组织专家远程会诊,按病情轻重缓急对患者进行分层,并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最强力量救治最重病人。他还率领医疗队建立了躯体疾病、心理健康、康复练习和生活照护等多维度的工作构架,最大限度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

“中医除了能够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症状外,还能有效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施秉银说,我会为患者切脉、开方,中医药的作用不可小觑。

传染病学科对健康的保障作用不能忽视

2月25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32场发布会上,施秉银提及一位患者写给医疗队的话——“二十分感谢你们,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们很想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看不到你们谁是谁,只知道你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

3月31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率队返陕的施秉银在停机坪上说:“为了保障患者的营养供应,医疗队队员们经常给患者带去食品和饮料。为了让长期住院的患者了解外面的情况,医疗队队员们还创作了漫画。”

“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是施秉银坚定不移的信念。如今,抗疫英雄凯旋,而施秉银却开始思考疫情带给我们的更进一步的启示。

“医学在不断进步,传染病会再来。那是病毒,你永远杀不死的。”经此一役,施秉银觉得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反思,“病毒和人类是共存的,它也会变异。今后还要时刻警惕这种不明原因的感染。”

目前,国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作为本次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以及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院长,施秉银在这场危机和挑战中多了些思考:“此次新冠病毒感染跟一般感冒不一样,它对身体免疫系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施秉银特别提醒康复患者要进一步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施秉银坦言,传染病学科对于人类健康的保障作用不能忽视。不管是对于一所大型的综合医院,还是从国家整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来讲,传染病学科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刊载于2020年4月2日陕西日报第4版

文字:陕西日报 王国星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