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中国理论网】李永胜: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

日期:2018-12-17 17:17 浏览量: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那么改革开放有哪些基本规律呢?

一、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推进规律。改革开放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以此为重点领域和着力点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协同有序地推进全方位改革。体现为:1.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时提出相关领域改革的要求,带动其他领域改革;2.通过相关领域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3.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完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实现各领域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中的协同推进。这一基本规律深刻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反映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遵循这一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这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遵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全面发力、重点突破、多点推进并实现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发展的规律。

二、以社会公平为基点的市场决定作用与政府调控作用相结合的良性互动规律。市场、政府、社会之间彼此协同、良性互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市场、政府、社会之间关系,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始终从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现实,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提升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标。同时又遵循宏观经济运行规律,顺应社会经济生态协调运行的客观规律,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注重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点实现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的良性互动,让改革实践主动回应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的历史诉求,提高人们对改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社会、市场、政府三者之间的耦合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社会公平为基点的市场决定作用与政府调控作用相结合的良性互动规律,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追求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下,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了市场、政府、社会良性互动中的高度统一性,更好地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规律。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遵循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的规律。从邓小平提出“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论断,到江泽民提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盘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从胡锦涛提出“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到习近平强调“要依靠改革合力继续探索和发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的新方法、新思想和平衡点。”我们党对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的规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系统特征、辩证性质和具体历史性质。所谓系统特征,指改革、发展、稳定作为独立的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社会系统运行状态。所谓辩证性质指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所谓具体历史性质,指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不同历史阶段,三者的统一呈现出不同状态和水平。改革开放的成功,就在于我们积极探索并掌握了改革、发展、稳定辩证统一规律,以实现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为指向,找到了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的平衡点——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妥善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保持一定张力,适时有序适度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在保持社会稳定前提下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和共享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稳定达到更高的水平,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中推动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规律。改革开放40年的鲜明特点和成功经验就是,改革实践与改革理论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形成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从打破“两个凡是”思想枷锁,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探索;从冲破姓资姓社思想迷雾,确立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的理论创新,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从结束要不要“与狼共舞”的争论,树立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先进理念,到积极进行入世谈判,主动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形成系统化的改革理论(改革目标论,改革动力论,改革主体论,改革条件论,改革保障论,改革取向论,改革评价论,改革方法论)。我国改革思想源于改革实践,又在改革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并指导实践,形成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规律,深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五、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规律。改革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活力之源,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40年砥砺奋进,我们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使改革与开放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相得益彰、协同共进。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打破僵化体制、进行内部改革开始的,通过内部改革促进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面开放格局。同时,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带来新资源,提供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进而带动了创新,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改革与发展为扩大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又把对外开放推上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为改革发展赢得了更好的外部环境,由此推动了社会的更大发展。可见,改革与开放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中协同推进社会进步是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

六、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的规律。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党领导下的第二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不断自我革命实现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过程。从邓小平开始的党的领导体制、干部体制、组织体制的改革到习近平的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都是我们党以无私无畏精神进行的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辩证发展过程,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和动力,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完善改革政策,调动亿万人民的改革智慧与力量,依靠人民创造伟业,是改革成功的根本所在。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改革开放的坚强领导核心,保障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才能使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更有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规律,深刻体现了改革保障与改革主体、改革方向与改革动力的统一,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保障。它是我们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个基本规律。

作者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道链接:http://www.ccpph.com.cn/ywrd/syxw/201812/t20181217_255774.htm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永胜
编辑:腾飞工作室 吴愿晶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