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青年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勉励广大青年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指明方向和路径,让我们备受鼓舞和激励。
在知行合一中砥砺本领才干,增添学识的成色。和平的年代为我们在平静的书桌前潜心钻研提供了保障。在象牙塔中,我们探究科学真理,品读传世经典,打牢知识基础;走向社会,实践则赋予了我们以见识丰富知识,将视线拓宽为视野的良机。当年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不仅喜欢钻研书本上的知识,更乐于把其中深刻的大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白话讲述出来,与乡亲们一起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升华自己的认识,方有“走遍基层,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切身感受。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才不会如隙中窥月、水面画字,而得以将独立思考探求来的认识转化为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认知。因此,我们应当少一分纸上谈兵的骄傲和眼高手低的浮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请教,读懂中国社会这本“无字大书”,培养服务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志向、德才、情理和勇气,增添学识的敦厚成色。
在格物致知中坚定理想信念,擦亮学识的底色。事物发展有其一般规律,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学识刻到实践的石板上经受风吹日晒,不仅可以检验深化既有认识,还能以微知著,融会贯通,从笃行中获取笃信的力量。今年寒假,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沿着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足迹,走遍见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历史事件地点。大家在正定的地道遗址里感受革命先辈的刚强意志,在安吉余村的农家体验“两山论”指引下的乡村新貌。一路走来,“万卷书”的所闻被“万里路”的所见验证,大国大党的庄严承诺正一一兑现。身处国情世情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我们应当从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传承优秀基因,从广袤的黄土地汲取精神养料,从党带领人民的光辉奋斗历程中获取坚定的信念,明确走什么路,到哪里去,以自信豪迈之姿昂首阔步,擦亮学识的光辉底色。
在学以致用中贡献青年智慧,展现学识的本色。爱国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人格与气节,也是我们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历史昭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把人民装在心间,人生才能真正焕发光彩。62年前,老一辈交大知识分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满怀豪情地背起行囊从黄浦江畔浩浩荡荡地来到黄土高原,扎根大西北建设,爱国奋斗,无怨无悔,展现了交大知识分子胸怀家国、开创事业的昂扬自信和使命担当。初心不变、使命在肩。我们也应当以鸿鹄青云之志自勉,怀揣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当代青年最鲜活、最坚定的热忱,紧紧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做最“民生”的科研,在“源头活水处”寻觅原始创新的灵感,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索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把论文写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为国之光荣、民之福祉贡献青年的才情和智慧,展示学识的骄傲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的我们,唯有联系实际,扎根人民,以实干筑牢学识之基,方能将学识转化为奉献报国的本领,不负时代使命和人民期望。
(作者系团委兼职副书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行学社社长)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8-05/03/c_1122779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