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实书院成立5年来,积极探索学生人格养成、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等“全人”教育理念,强调道德修养与学业完善并重,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和社区生活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崇实书院扎实推进“学业辅导制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倡导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专业教师加入书院学业导师队伍,书院和学院共同打造学生的学业发展体系。
以专业教师为引领 大力推进学业导师制度
“书院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发动教师的引领作用,做好学业辅导,让每个学生顺利毕业成才。”这是2008年崇实书院成立之初,院长卢天健教授对书院发展寄予的期望。
2009年起,崇实书院全面实行学业辅导制度。首先建立了组织保障机制。崇实书院与人文学院、人居学院、材料学院、金禾中心积极合作,建立了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书院院务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崇实书院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决策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同时,委员会成员共同研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共同推进学业导师制的实施。
在院务委员会的领导下,书院设有3名学业总导师,由每个学院选派一名院领导或知名教授担任。学业总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和督察各院专业学业导师开展工作。

学业辅导
书院从各学院共聘任了108名学业导师,将1600余名学生每8至10人分为一个小组,配备一名学业导师,通过每个月至少两次的师生见面会,就学风建设、学习态度、专业发展、学业帮扶、专业与人生规划等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学业导师一般采取4年一贯负责制。
书院还根据不同学院的学科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学业导师制形式。如人文学院、人居学院聘任的是学业导师,材料学院则是采取班主任兼任学业导师的方式。
在今年2013级新生入学之前,人居学院积极落实学业导师制度,要求每位院领导、系主任都要带头担任辅导老师,每人负责8个学生的指导工作,与学生建立长期、密切的交流和互动关系,积极做好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材料学院针对学生专业归属感不强、成绩挂科较多等问题召开院务会议专题研究,院领导带队深入学生中座谈交流,并率先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奖励政策和措施,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切实做好学业辅导和引领工作,年底考核为优秀的班主任上浮50%工作量,未达标者视为不合格,取消一次晋升职称的机会。2013级新生入学后,学院精心挑选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4名新任的班主任中,1人为系主任,1人为海外引进人才。
“8月中旬,在学院统一安排下做好新生接待工作,熟悉新生情况,深入每个新生宿舍与学生见面交流,并与新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特点;10月下旬,举办专业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对所在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形成专业归属感;12月初,与期中考试不及格学生谈话,帮助查找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2013年6月修订的《崇实书院学生制度手册》中,班主任及辅导员常规工作一览表被收录其中。每一学年、每个月,班主任及辅导员需要做的工作都详细列入表中,班主任及辅导员可以对照一览表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个月要做的工作,即使是新担任此项工作的老师,也不会感到茫然无措。学生们可以对照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找谁,也可以根据职责所属,对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打分。
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使得学生从交流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了解到求学之路的艰辛与收获,并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目标选择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学生在效果调查中表示,通过“学业辅导制度”感受到了专业魅力、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
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能力与兴趣培养
崇实书院注重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培养,不断细化不同类型和群体的诉求,积极提供分众培育渠道与路径,使得每个学生学会认知自我和他人,能够主动探索更加广阔的知识和文化,感受不同智慧的交融碰撞,培育求同存异的人生哲学。书院努力推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分享,积极搭建平台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们参与和互动,这不仅通过文体活动、俱乐部活动和社团组织予以实现,亦以自主分享与互助模式达成目标。

崇实书院通识大讲堂

同月缘生日party

赴香港交流
自2008年“崇实书院通识大讲堂”开讲以来,书院邀请了校内外30余名来自于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与科技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2010年12月,崇实书院“学姐团”成立,以女学生为朋辈辅导先锋,服务女生群体,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2009年3月至今,崇实书院“同月缘生日party”已举办32期,为同月出生的所有学生创造了一个相识相知的窗口;2011年8月,崇实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结成姊妹学院关系,每年互派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体验,扩大学生的视野;2013年4月,崇实书院“21声随心动”项目启动,每月的21日21点,邀请三位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的同学分享成长经验与感悟,给予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人和社会的机会,并在分享中收获知识和经验。
通过5年努力,覆盖全书院学子的“学生生活与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书院认同感”、“熟悉书院文化”两项指标从35%上升至87%,书院的“硬件建设”、“公共设施服务”、“管理服务能力与态度”三个细节指标满意度上升明显。如今,在崇实学子眼中,书院是美观舒适的家,书院里有热心的老师,书院是朋辈交流的平台,书院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