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年5月,西安交大联合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向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制造服务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恰恰契合了陕西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需求。
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为此,西安市高新区率先提出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并最终确定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内规划10平方公里建设示范区。其意义在于通过科技资源的高度聚集,带动金融资本的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产业的聚集。
陕西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是拉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仍存在整体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西安交大和工研院瞄准“装备制造服务业”这一国家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人才、技术、资源等诸多优势,旨在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从产品设计开发到制造全系列的专业化服务,提出了“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的构想。
“示范基地”采用由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方式共建,使政产学研有机结合,体现统筹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精髓,在将陕西省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方面开拓一条新路。同时,“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形成陕西高端制造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成为推动陕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未来将建成五个特色服务产业,即工业设计服务、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信息化服务、模具设计制造服务和刀具综合服务,包括金融财务服务中心、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会展中心和工夹模具标准件超市、新兴产业创业孵化器的一个综合服务区,以及一个宜居生态住宅及商业小区。
目前,已初步确定首批进入基地的15个项目。
西安交大:立足于服务地方
西安交大瞄准国民经济的需要,注重加强与大院大所和大中型企业密切合作,优势互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数百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合作模式已由技术开发、共同申报项目到联合成立技术中心、组建法人身份的研发机构等多种途径。
特别是近年来,西安交大与陕鼓集团、陕汽集团、秦川机床集团、西电集团等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多项重大合作,通过签订协议、共建产学研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促进产学研大联合,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子,成效显著。
2006年至2010年,学校先后与彩虹集团、沈鼓集团、东气集团、万宝集团、金川集团、瓦轴集团、大庆集团等50余家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研发机构,“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西安交大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瓦轴技术中心”、“西安交大—陕鼓集团技术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应运而生。
西安交大为回报陕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学校与省科技厅联合发起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工研院:一种全新的体制与模式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充分借鉴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其官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完全市场化运行的机制、“背靠政府不吃皇粮,依托交大不靠交大”的特殊身份、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权结构,使工研院在自主创新、资源整合上获得了先试先行的宝贵经验。
成立5年来,工研院组织实施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6项,其中10个项目已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6个项目为产业化前期,研发投资规模近5亿元。
融资能力建设一直是工研院机制创新环节中的核心内容之一,5年来工研院始终坚持探索项目产业化融资机制的创新,与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结合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与金融机构研究探讨各种项目融资方案,这一做法恰恰契合了2010年12月国家科技部会同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印发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
融资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被借鉴到“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思路中。“示范基地”将通过发起设立创投基金,实现金融资本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利用保险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科技支行”及“小额贷款公司”,加大对区内科技企业的支持;与证监会发审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快培育新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措施,为“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与金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