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一附院周围血管科、外联部主办的“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一体化建设高级研习班”在院东一楼八楼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刘青光副院长出席、护理部辛霞主任、外联部贾洪魁副部长、医务部李红霞副部长,一附院兄弟医院院长、科室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科室技术骨干参加大会。


会议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为主题,由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科、护理部、医务部及兄弟医院相关科室从自身实践出发,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及患者安全管理进行深入讨论,交流血栓性疾病管理、防治和诊断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会场座无虚席,讲课内容衔接紧凑,学习氛围浓厚。
会上,一附院医务部副部长李红霞、护理部主任辛霞教授从医院及护理层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控制进行了经验分享;周围血管科田红燕主任就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一体化建设做了重点汇报;刘亚民教授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长期治疗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急诊科苗常青副主任就急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筛查进行了经验总结;周围血管科马强,张军波,秦皓,孟燕,张波医师分别就各类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大会邀请了西安市红会医院郭华科长,陕西省肿瘤医院王国庆主任分别结合各自医院实际总结了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中的经验。521医院的韩瑞旸医师,汉中铁路医院的王岩医师分享了自己学习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的经验。
一附院周围血管科成立于2006年,是集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外科、影像科、超声科、介入科为一体的周围血管疾病专科,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及管理为一体的多学科静脉血栓栓塞症专业化诊治团队。该团队将静脉血栓栓塞症作为一个疾病来诊治,建立了自己的一系列诊治体系。力争减低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关注右心衰,关注慢性血栓性肺高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后遗症,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诊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年来已诊治症状性VTE患者3000余例,其中肺栓塞患者1400余例,已将死亡率降至1%以下,明显低于《中国血栓防治指南》9—15%水平。在多年不懈努力下,一附院在血栓防治方面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能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管理、随诊等全方位的一体化诊疗措施。2016年1月24日,被中国医疗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西部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对进一步推动一附院各科室在深静脉血栓防治意识上以及普及基层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体系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诊疗机制的设定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各级医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意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让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的更上一个新的层面。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位居第三位。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发生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所有医疗活动当中,涉及外科、肿瘤、妇产、神经、ICU、呼吸、心内、血液、血管等诸多学科。其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低诊断率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医患纠纷最常见原因之一。早在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中,已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纳入手术并发症的七大类监控指标中。目前,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已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对这种疾病的监管提高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及患者安全管理的高度。正如肺血管病专家王辰院士所说:“开展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是为了救治患者,同时也是医务人员进行自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