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来自甘肃的马某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接受了国内首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
马某,男,42岁,以“项部疼痛,四肢无力伴麻木一年余”之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项部疼痛,向枕后放射,伴四肢无力、麻木,双下肢行走踩棉花感。入院查体四肢肌力不同程度降低。入院后贺西京教授详细检查患者,并完善影像学资料,相应检查示“游离齿状突畸形,寰枢椎脱位,颈髓损伤不全瘫”。
游离齿状突畸形,寰枢椎不稳,脱位,造成了颈部脊髓的压迫。在治疗上要解除颈部脊髓的压迫必须把不稳因素去掉,本身颈2椎体和齿状突作为一个整体活动,但患者为游离齿状突,齿状突与颈2椎体之间没有了骨性连接,两者之间的稳定因素遭到了破坏。如果要解除不稳因素必须将两者之间形成连接。在传统的治疗上,采用将寰枢椎(即第一、第二颈椎)应用内固定材料固定在一起,再采用植骨的办法使两者之间达到骨性融合,去除不稳因素。
颈1-2椎体之间的活动度大,其主要的功能为旋转,占整个颈椎旋转功能的50%。传统融合手术后颈部的旋转活动度明显降低,要达到正常的旋转角度只能靠身体的旋转来代偿,增加了不变,同时给驾驶等社会活动造成了潜在的风险。同时要达到正常活动度,临近阶段所遭受的应力增大,引起退变加速。
正是基于这两点,贺西京教授团队于2006年开始研制人工寰齿关节,在切除病变的同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保留寰枢椎之间的旋转功能。目前先后进行了三代人工寰齿关节研制,经过多次的实验、修改,最终设计完成了“仿生人工寰齿关节”“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此两种关节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在力学实验中表现良好。
为了更好地将科研成果造福临床,关节经过了严格的实验测试。在为马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贺西京教授团队详细地进行了影像学资料的采集,包括X线,骨骼CT三维重建,颈部血管CT三维重建,颈椎磁共振等。
在同患者充分交代手术的方案及风险后,科室在医务部的组织下进行了全院相关科室的术前讨论,骨科、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药剂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专家参加,讨论决定了手术方案:进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并备前路融合方案(自行设计前路钢板,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后路传统融合方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认为手术方案可行。
为了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贺西京教授团队在手术前将患者CT数据应用科室内3D打印机打印出来,完全地模拟手术过程进行了预演操作,操作结果发现所设计关节与患者完全匹配,并固定良好。
11月22日上午10点,患者马某被推进手术室。医院对手术高度重视,安排相关科室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麻醉科薛荣亮主任行经鼻腔气管插管,贺西京教授、李浩鹏教授主刀,臧全金主治医师、秦杰医生充当助手,手术室董春力配合的国内第一例“人工寰齿关节”正式开始。在前路寰椎前弓切除术后,发现齿状突游离,仔细切除齿状突后将人工寰齿关节置入,经过几次调整,手术透视发现关节置换完成,宣告国内第一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成功。
术后患者转往重症医学科,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量灵活,标志着此次手术的完全成功。
头颅与颈椎交界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以外被称之为脊柱外科的禁区,贺西京教授团队数十年在这一特殊脊柱区域(上颈椎)的坚持与奋斗,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式的“博眼球”,这是十余年来从开始酝酿到不断地修整打磨以至今日初显成就、“非融合”革新技术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的砥砺征程。在西安首场大雪的静谧世界里,一间不大的手术间里发生了让我们内心不平静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