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脱贫攻坚旌旗奋 西迁精神新传人

【脱贫攻坚 交大足迹】选调生王明森:怀群众冷暖,明为民初心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5-11 15:17 浏览量:

2019年初,陕西安康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来了一位小伙子,他虽刚毕业,但没架子,接地气,能吃苦,肯干事,到村一段时间后,和乡亲们便熟络起来,村里的乡亲们在嘴边常常夸赞起他。小伙子名叫王明森,是汉阴县委组织部派驻斑竹园村驻村工作队员。

2018年,王明森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认为他应该去大城市,拿着不错的薪水,享受着都市的繁华。可在他心里,却一直深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心结。早在7年前初入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时,每当他自我介绍提起家乡安康、讲到汉阴时,即便在本省、在西安,很多人也一脸茫然,感到陌生。王明森诧异并思考着,他想明白了家乡近在咫尺却仿佛“隐姓埋名”的原因——贫困。从贫困地区走来的他,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自己能为贫困做些什么?

这个心结在心中不断生根发芽。当他看到陕西省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告并且知道要求驻村的时候,他心动却也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回来”“自己回来到底能改变什么”“自己回来了亲戚朋友怎么看”,一系列的问题在脑海中翻滚。奋斗了这么多年,又要回到农村了么?

然而回望这些年来的求学经历,没有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没有现在的自己。那一刻,他不再犹豫,反而更加坚定。他放弃年薪10万的研究所工作,坚定选择了选调生,选择了去基层。他在日记里写道:“因为我深知,大山的儿子不应该逃避,而应以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到村后,为及时熟悉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详细翻阅村档熟悉村情,第一时间跑遍全村5个村民小组、2个集中安置点和8条大小山沟,几乎走遍了全村在家贫困户,通过院坝会、小组会,了解每一家真实情况,用心记下村民最期盼解决的忧心事。

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便是困难群众。王明森第一次和贫困户打交道,是在村民吕友富家。70多岁的吕友富,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三间土坯房,三个老人家,条件艰苦。第一次交流很顺畅,王明森称呼吕友富为“老吕”,吕友富叫王明森“小王”。

“小王”请缨,承担起“老吕”的脱贫攻坚任务。如何帮助一个家庭脱贫?经过一番思考,王明森决定先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他积极协调危改政策,为老吕的三间土房进行改造。一番努力,老吕的漆黑的土坯房变得整洁敞亮,房子敞亮,老吕一家的心情也敞亮了起来。

村上发展蚕桑要流转土地,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吕舍不得,王明森多次入户动员,给他们家算经济账、收入账,消除后顾之忧。慢慢地,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务工,老吕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也加深了对王明森的信任,每次入户走访,都要留着他多拉拉家常。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底,算上各种收入,老吕一家3口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顺利实现脱贫,老吕高兴,小王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在王明森心里,乡亲们就是自己的亲人。

老吕故事只不过是王明森脱贫攻坚的小缩影。从手把手教村上会计文书熟练使用自动化办公软件,到规范村级爱心超市评分管理,发挥爱心超市正面激励作用,鼓励村民践行“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从响应“清洁村庄”建设号召,开展“五净四规范”宣传,评选“卫生标兵”家庭,到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协助做好全村核桃、花椒、拐枣、蚕桑产业基地的运行管理,王明森始终活跃在村里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他也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19年,斑竹园村高质量完成65户107人脱贫退出,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工作,这份成绩背后离不开驻村工作队无数个日夜的艰苦付出。作为驻村队员的王明森,始终以“数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你放心”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常常加班到深夜,没有半句怨言,没有豪言壮语,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斑竹园村脱贫路上王明森用汗水写下不平凡的诗篇。

2020年春节期间,王明森因为驻村已经半年时间没回过家,本打算利用假期和女朋友完成订婚。可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日程。一头是久未相聚的亲人,一头是心头牵挂的乡亲,大年初二,王明森郑重对家人说道:“我得回村上去上班,村上现在正是人手紧缺的时候!”几经辗转,回到村上,王明森又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王明森的初心在淬炼中更加明亮。

文字:党委组织部 就创中心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