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出彩90后】张静文:毅然逐梦的文化“摆渡人”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8-06-15 10:15 浏览量:

留着长发的她有着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镜头下总是面带微笑,文雅却不失活泼,而言谈举止间更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是普通的,因为她只是英语系众多大三学生中的一个;她是不普通的,因为她用数万字记录自己的留学生活并于近期出版了交换留学著作《欧游行记》。她,就是来自外国语学院英法51班的张静文。

文学耕者 心灵工匠

90后的张静文入校仅三年,但在这短短的三年多里,她却收获了很多交大人不曾拥有的经历,也取得了不少让人感叹的成就:在数十余门英语和法语的专业课中,她获得一半以上的满绩,平均分达94分以上,但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对于她来说,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她讲到,学到知识之后,更要学会内化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课余活动一方面可以作为学习的调剂,另一方面可以加深我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提高我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在各种活动中结识的志趣相合的同学也许会成为我一生的挚友。”课业之余,张静文还参加了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竞赛、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业余时间自学德语,不断突破自我,成为同学们眼中和心中的榜样。她认为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

“学就全力以赴,玩就解放天性”,这句话透露了她平衡学习和课余活动的窍门,基于这样的认识,张静文曾加入学校《大学》杂志社,而这也为她的学习生涯增添了不少经历,她说:“每一期杂志的出版,都要经过选题、采访、撰稿、校对、排版、审阅、印刷等一系列细致完整的工序,这个过程带给了我一种默默耕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张静文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没人抱怨杂志出版过程的枯燥,相反,每个人都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倾注在这一本薄薄的杂志中。”作为《大学》杂志社文编部部长,张静文的工作本不轻松,何况还要承担英法专业每周二十余节课的繁重课业压力,但她仍然坚持阅读和文章写作,她认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写作搭建了思想框架,写作又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阅读量。”她将一个人的思想结构比作是一棵树,而阅历就是这棵树上新生的枝桠。

“身如磐石,心似古井。”这是《大学》赋予张静文最宝贵的东西,也是她坚持阅读写作的内在动力。

欧游岁月 别样人生

2017年,张静文由外国语学院推荐到德国班贝格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而《欧游行记》记述的正是她在这半年里的见闻和感想。她谈到,她踏上欧洲大陆之前就已经开始构思这本书了,“当初写作的初衷,一是想以此让每天都‘过有所值’,二是希望能够在文明碰撞间,留下自己作为文化‘他者’对于世界和人生最真实的感悟,三是想让离家数千公里的父母知悉自己平安快乐而放下心来。”

然而著书的过程并不都像想象中那样。因为张静文对语言的极大兴趣让她在德国选择了多门课程,同时,她也丝毫没有放松对于英语和法语的学习,甚至选择了略高于自身水平的系列课程,这样的学期让她感到忙碌而充实,却也对她的写作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有的时候忙到不可开交,会影响很多提前设定好的旅行计划。”即便如此,她依旧在繁忙的学业状态中寻找自我的释放。有时,旅途的劳顿和写作的绞尽脑汁令她非常疲惫,但她仍然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也将这个履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看作旅途的升华。

“身体风餐露宿,心灵有所皈依,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在诸多的旅行中,张静文对尼斯的印象最为深刻,“当那翻腾着晶莹浪花的碧蓝大海向我涌来的时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博大和兼收并蓄。”

据张静文介绍,《欧游行记》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季羡林《留德十年》的影响,从中汲取了不少养分,她认为《留德十年》绝不仅仅是一部细腻的生活纪实,更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哲思录。因为在这本书中既有季羡林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也充满着诙谐和幽默,让她在阅读过程中不禁惊叹文化交叉与融合所产生的神奇现象。

旁观自我 静心摆渡

张静文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保持了多年,面对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少地静心读书的现状,张静文也有自己的想法:“人们应该更多地停下来,真心感受一些‘慢文学’,给自我体验和自我思考以延展的空间。”她还通过吴宓先生所言的“研究西洋文学之全体,以求一贯之博通;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感悟出了做学问应该注重广度和深度,认为这将会是对未来学习更高的要求,她也希望当代青年都能从中感受到博学强识、触类旁通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未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尽管留学交换的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但这本书中记录下的一点一滴都已然成为张静文记忆中最难忘的部分。她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我阅读和思考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激励。”关于未来,她希望自己能通过阅读和写作以及语言专业能力的提升成为一名文化上的“摆渡人”。而关于自我,她将静心旁观,正如她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提到的一样——“最终我们将回到自己的生活,从旁观他人回到旁观自己,这是目睹另一种生活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文字:通讯社 孙维茁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