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鱼,丞然汕汕”。汕字,说文解字为群鱼游水的样子。人如其名,刘汕,这位刚刚获得2017年度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之一的年轻教授,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正如鱼得水般游得尽兴、自如。
刘汕拥有众多身份,他是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还是7个国际期刊的执行主编、副编辑、客座主编和编委。高校任教之前,他在企业工作,三年从工程师做到商务经理;科研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位温柔奶爸、运动达人。多样的身份,丰富的经历,不变的却是一颗做科研的赤子初心。
从企业到高校 始终不变是初心
“博士毕业后,我选择去企业闯荡。”刘汕解释道,九年的学习让我对科研产生怀疑,我们所做研究是否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这些研究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不能发挥作用、产生成效?不去现实社会中亲自接触、体验,怎能做好深度研究。“我的初心一直在科研,选择先去企业磨练就是为了在广阔的实践中找到科研的落脚处与发力点。”
充实的工作经历,让刘汕寻得科研的现实意义所在。满载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重新归来,从零开始。“一回到高校,我立即投身于科研工作中,一分钟都不想耽搁。”2012年,刘汕前往武汉大学任教,2015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三年,刘汕从讲师到教授,从武汉一路向西向北方,扎根西安交大,至今又满三年。三个“三年”,三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刘汕实现了完美蝶变。
“为什么选择来到西安交大?”刘汕回答,“交大管理学研究水平高,科研氛围好。更重要的是,我能够感受学校及学院对个人发展的关注,他们为我提供了广大的平台,让我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研究核心在于变“风险”为“价值”
刘汕主要从事信息系统与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包括IT项目风险管理、企业IT能力构建以及数据驱动IT管理决策等。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刘汕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我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研究,它发展变化之快速、转变思路之迅猛,都促使我不断挖掘新的研究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变风险为机会,再用机会创造价值,这是我不同于别人的研究视角。”刘汕说道。IT项目是有风险的,近十年的数据表明,IT领域项目的成功率仅为30%,其余的70%都面临失败。风险是负面的,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思考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但刘汕却创造性地提出,“风险并不一定都是负面、需要对抗的,通过疏导利用,风险可能转化为价值”。他进一步阐释,拿企业外部竞争风险来说,“对抗”是无用的,应该多采取“非正式控制”的方法,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项目,而不是一味规避风险。
刘汕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立足本土化。具体来说,一是研究主要使用中国本土的数据;二是基于本土的文化比较研究。谈及自己的研究,刘汕表示,不同于国外,我们在做研究时聚焦于本土的基本国情及文化环境,比如:“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人情文化”等特点,这些特性使我们的研究充满“中国特色”。
科研让我“竭尽全力、尝试创新”
刘汕深耕于科学研究领域,同时也收获了赫赫成果。近年来,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和高被引论文9篇。这些论文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刘汕以独立作者身份在运营管理和管理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该论文引用次数达50余次,是ESI引用前千分之一的热点论文。
那次顶级期刊论文的投稿经历让刘汕记忆犹新,他遇到科研历程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审稿人提出的研究方法“从未见过”。那时的刘汕内心充满矛盾与煎熬,面对自己的“空白领域”到底该如何突破?要不要放弃?要不要加入其他的合作者帮忙?这些问题在头脑中一遍遍走过。
“拼一把吧!”刘汕对自己说,他开始尝试独立解决这些难题。去学习、去请教、去查找、想尽办法,竭尽全力,15天时间,刘汕重新理清思路,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国内找不到,就将范围扩大到全球寻找,历经千辛万苦,他联系到一位掌握研究方法的英国科学家。发送邮件、诚心请教、反复尝试、攻坚克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2015年3月10日,承载了汗水与压力的文章被正式发表,就在那天,孩子刚好出生,沉浸在双重喜悦中的刘汕脸上满是幸福。经过那次改稿后,刘汕笑称,再也没有改不出的论文了。
“做科研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会面对不同审稿人给的方法、意见,有时候会面临被拒稿的失落,更多时候是面对一次次推翻与挫折。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拥有一股不畏艰难的韧劲以及‘坚持再坚持一下’的不服输精神。”刘汕说道。
做得“最好的”一定是“坚持最久的”
“在短时间内获得这样的成果,您有什么秘诀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汕回答,非要说秘诀,大概就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持之以恒。做得最好的人不是现在成果最多的人,而是坚持最久的人。
刘汕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时间管理。如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个解决,每天都保证一定量的科研时间。一个研究者,最怕不能投入大量时间静心做研究。想把科研做好,除了勤奋没有捷径。“我要感谢家庭给予我的全力支持,感谢学校学院给我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更要感谢学院那一批甘为人梯,不求回报的老教授们。”刘汕感动道,“交大的西迁精神在管理学院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目前,刘汕还在积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团队由校外合作导师、校内老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共同组成。以大数据与信息质量研究为中心,包括与经管、电商、医疗、能源、旅游、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学科做交叉研究。“团队间的精诚合作,能够将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作用。”刘汕说。
最后,刘汕寄语青年学子:坚持一定有收获,转变才会有提升。他提出,做科研从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决心;其次,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敏锐洞察,把握时机、转变思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