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追忆前辈光荣足迹——杨鼎颐:忠于职守的老教授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4-09-26 09:53 浏览量: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全国心血管内科知名教授、心血管内科创始人、著名心脏内科专家杨鼎颐教授,因病于2014年09月22日 10:00时不幸逝世,享年91岁。

杨鼎颐,男,生于1923年,汉族,上海市崇明县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同年进入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60—1962年赴前苏联莫斯科第一医院心血管专科学习;曾任西安交大一附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内科主任。

 

说起杨鼎颐先生,一附院几代教职工没有人不伸出大拇指的。人们关于他的评价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医术高超、锲而不舍、无私无畏、功勋卓著等等,这些描述让我对杨鼎颐的采访计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当具体的访谈和写作活动开始后,我才发现这项采访稿的写作难度要超过任何之前自己曾写过的人物通讯。因为能够系统介绍杨鼎颐生平的材料少之又少,而且杨老年事已高,不便长时间接受采访,加之老先生一生为人低调,他不愿将自身事迹进行宣扬,所以我们就只能从他的同事、学生以及亲人的外围采访入手。令人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向采访组展现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物形象,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式的医学人员形象。讲述者说到动情处泪水都会禁不住夺眶而出,从他们的口中我们获取了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很惭愧怎么写也不够全面,怎么说都无法直观,可我们还是试图努力地组织好语言,向所有人转述那段历史,一步步还原那个令人尊敬、爱戴、唏嘘和感动的杨鼎颐教授。

待患者:形同至亲,不离不弃

杨鼎颐,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奠基人。1923年,他出生在上海崇明岛一个普通家庭。战乱的年代让他看到了中国医学的落后,懂得了救死扶伤的重要。1949年他从西北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曾赴前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学习心内科,回国后他立志献身西部建设。先后带领医疗队赴陕北、陕南,新疆等地开展防病治病、指导当地医疗卫生业务等工作。他在医疗卫生事业战线上勤勤恳恳,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患者,献给了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他行医60余载,从未收过患者一样礼,没拿过患者一分钱。他基础理论扎实,每次出诊都严格按步骤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不急不躁,最后再给出治疗方案。他对病理生理的理解比专业的病理生理老师还精细。退休以后,患者还是络绎不绝地到家里来看病,杨老从未拒绝过。每当接到患者的电话,他都以患者为主,替患者考虑,无论多累,也不管当时自己的身体情况如何,家人总会听到他对电话那头说:“我都行,你看什么时间合适。”

由于长期工作量大,就诊患者数量过多,在工作日杨鼎颐几乎没有时间吃饭,他口袋里总是带着两片饼干,饿了就吃饼干充饥。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让他的消化系统严重受损,但他用这样的代价换来了更多患者的健康。陕西省及以前西北局一大批领导干部,杨老都亲自为其检查、诊断、治疗过,长期以来的保健工作让众多老干部对杨老表现出的是不住的赞赏、信任和依赖。其实在杨老眼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群众,他都一视同仁,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他一向极力反对把专家号的挂号费定高,他说:“人都是一样的,如果把我的挂号费定得过高,我就拒绝出诊。”

在杨老珍藏的众多老照片中,有一张他自己一直非常喜欢。那就是80年代他在病房陪伴患者时的合影。照片中的患者由于刚刚结束手术,平躺在床上,身体虚弱,清瘦的杨老就陪伴在他的床旁,拉着他的手,时刻注意着他的的术后情况。画面呈现出的杨老和蔼而又亲切,他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这张照片体现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投入的工作状态,这是他大部分生命的真实写照。

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和患者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幅照片,一个片段,事实上照片中的场景已经延续了两三个月。每每到深夜,杨老都会在危重患者病房,有些年轻医生都坚持不下来了,他依然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对危重病、疑难病患者,这位头发苍白的教授会和大家一起抬着患者去拍X片或做其他各项检查,他监护术后患者,观察着每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这些现在看来医患之间不可想象的事情全都是以前杨老的日常工作范畴。

杨教授陪伴在患者旁边

杨鼎颐不辞辛劳地检查患者术后的情况

教学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很多专业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教学手段多了,教学条件好了,可是学生应该学什么,老师应该教什么,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不是很清楚,领导和所谓资深专家也都各执一词。杨鼎颐带学生的时候,教学内容很明确,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了解的,杨老自己很清楚。他在讲课时书写的版面,书法流畅,板书工整,语言生动,重点突出。他的教学内容与临床衔接是很紧密的。好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变得职业化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辐射职业人格和职业文化的光芒。“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科室、医院领导曾多次请年事已高的杨老继续上班,是因为心内科需要他,医院需要他,需要他的人格和态度来影响整个科室。这也是一种保护,保护的就是医院的文化和精神。心内科早上8点钟开交班会,他永远都是提前10分钟就到,有些年轻医师来得晚就会脸红,会不好意思。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不仅仅是做出榜样,杨鼎颐对学生的业务要求也一向非常严格。他对待研究生和实习医生的病历写作要求是非常高的。有一次,一名年轻的医生在杨老反复强调病历写作后仍旧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在全科总结会上,杨老让该学生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写的病历念出来,在严厉地进行批评后立即调离临床,并严肃地指出,什么时候病历写好了,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杨老教学生既抓关键,也抓细节。他对陕西乃至全国心内科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经卫生部批准,每年开办陕西省心脏病学习班,这个学习班为陕西省及各地市医院培养了心内科的奠定性人才。等到博士点成立,心内科更是名家辈出,一附院五届心内科主任中四个都是本校本专业博士点毕业,让人不禁感叹心内科自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内科是只输出而不引进人才的。在当时国内的医学研究界,想做好心血管病的研究,就要到西安来,到西安医科大学来,全国各地同专业的有志青年都希望被这里录取,以求受到杨老的点拨。

1981年,杨鼎颐(二排左五)等与西安医学院第七期心血管病学习班学员合影留念

杨老对年轻人提携帮助,选贤任能,不偏不倚。他总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年轻人能超过自己,在这方面他做到了行知合一。对下级医师,在政治上、业务上关心他们,同时又严格要求他们,他倡议并为年青医师制定培养计划,创造条件让青年人得到锻炼。有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活动,他把机会让给下级医师;申报科研项目,他让下级医师牵头;而发表论文,他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划去或署在最后。他提供平台,让年轻人大量参与研究工作,多出国锻炼。对于取得的成绩,他总是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室中的年轻医生回忆说:“那段时间他是手把手地带,有事给你做支撑。他威望甚高,交班时无论是护士还是进修大夫,患者情况必须要在会上讲一下,讨论在科室内进行,就是讨论病历,大家群策群力,他要对每个人都进行点评,有时候在会上还有学术争论,这样既对患者负责,也对年轻人有很高锻炼价值。”

搞研究:开疆拓土,一往无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杨鼎颐就努力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创导并形成了心内科、心外科密切配合的传统,大大提高了心脏病的治疗水平。1956年,他协助外科成功开展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开创了西北地区手术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先例。1958年做低温麻醉心脏直视手术,那个阶段为了做心导管,都是在每个周六处理完所有的工作后,在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在黑房子里,X光机也不好,没有血气分析,都是用手工一个一个地做。最后成功开展了国内尚为数不多的右心导管检查术。自70年代初开始,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同时开展了心脏起搏器的研究工作,西安交大一附院也在其中。杨鼎颐与物理教研室合作研制成功了人工心脏起博器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且一直保持优势,尤其是在生理性起博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1978年,由他主持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使心梗患者的死亡率降到7%,为国内最低,这被评为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对于这七例死亡病例,杨老也组织大家逐一分析、讨论,总结经验。能有这样的成绩,主要是杨鼎颐亲自指导、具体操作,对每一位患者都保持每时每刻的关注。当时治疗心肌梗死根本没有好的办法,就是“人盯人”式的监护,对每一位患者适时进行适当处理。他对下级医生随时细心指导,他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最核心的执行者。多年来,关于科研方面每年的年初布置、年中检查、年末考核,每个细节,杨老都亲临指导,甚至稿子都是他三番五次一字一句地指导修改,大家觉得和他在一起工作不是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他所负责的陕西省高血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983年获陕西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首先提出“心衰的选择性治疗”的新概念,并着手进行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承担了卫生部和省级科研项目5个课题。同年远赴汉中几个地区成立农村心血管病研究基地,这期间的“少年儿童高血压易患因素的识别与预防”研究也成为“八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被专家们一致认为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988年,杨鼎颐(前排右三)与心脏起搏电生理新技术讲座会的人员合影留念

论医术:术业专攻,深不可测

20世纪80年代,医疗设备的条件还很不好,超声二维图像质量很差,在实际诊断中仅供参考。当时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如果要做心脏手术,是有一部分导管检查,但当时做得还不是太多,主要靠病史、体征、心电图及胸片对疾病做正确的判断,而且手术所见其符合率不比现在的符合率差。因为外科手术是要对诊断验证的,如果严重误诊则无法交代。譬如瓣膜病,现在诊断很容易,无论漏斗形、隔膜型还是隔膜漏斗型,当时就凭听诊器诊断,诊断不同,手术选择方式就不一样,隔膜型是闭式分离,隔膜漏斗型是直视分离,如果是漏斗形可能就要换瓣。杨老师的每次诊断与外科手术中的结果都基本一致,符合率非常高。这靠的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扎实的听诊器实用技术和经验。在全国的心内科医生中,杨鼎颐的听诊器诊断水平是数一数二的。当医院刚刚引进第一台M超后,心内科与心外科联合治疗一个室缺患者,杨老用听诊器判断出的室缺缺口的大小与检测人员给出M超探测的大小值有很大出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数值决定手术的补片大小,补片不同,材料和方法都会不一样。杨老提出可能是M超操作时探头角度有问题,室缺的大小不可能像探测给出的数据这么小,可M超的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仪器已经多次使用过了,不会出现问题。杨老坚持要做两手准备,大小缺口两种方案都要预备。当手术患者准备妥当,患者胸腔打开后,缺口大小与杨鼎颐用听诊器测定的室缺大小完全吻合,确实是M超使用时探头角度出现了问题。在交班会上,当众人都对杨鼎颐的听诊器水平赞不绝口时,杨主任却严肃地说:“新仪器一定要完全掌握,不能一知半解,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不能再出现,这样会误事的。”直至退休后,杨老的医术还在精进,他不安于现状,总在坚持学习。由于网络的使用对于他来说有一定困难,于是他定了很多专业期刊,通过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来保证知识的更新,保证自己不落伍,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

干工作:功高不居,兢兢业业

在一附院职工的记忆中,几乎每个双休日甚至是节假日,病房里都能看到杨鼎颐的身影。他做事一板一眼,他写的病历,该有的字一个也不少,不该有的字一个也不多。心内科和心外科每周三共同查房已形成制度,几十年雷打不动。每周的查房工作杨老从不缺席,一直坚持到87岁。

每周三,杨鼎颐都要带领大家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陕西省内各医院的心内科系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总是求助于杨鼎颐,他承担了心内科绝大多数的急救和会诊任务。心脏病夜间多发,医院只有传达室有一部电话。杨鼎颐经常被半夜急促的敲门声叫醒。在医院家属区传达室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回忆说:“这几十年来,半夜电话叫急诊最多的,就是杨鼎颐。”由于会诊、急诊的任务量密度过大,长期以来无法保证有规律的作息,杨鼎颐的睡眠质量很差,时至今日他的睡眠还必须靠药物来维持,任何细微的声响都会影响他的休息。1986—1987年,已经年过花甲的杨鼎颐为陕西农村心血管流行病的调查不停往返于西安和汉中地区,那时从西安到汉中需要12个小时,路途的遥远、汽车的颠簸让很多年轻人都叫苦不迭,根本无法休息。而他却默默地承受着,一心只装着业务上的事。无论出差开会或调研,他从不游山玩水,从不在异地逗留,工作结束就立即返回医院开始工作。

杨鼎颐从来没有架子,为人平和,很好接近。省上成立的第一次冠心病科研协作组,目的是给我省建立一个长期观察和群防群治农村基层网点。和杨老一起做普查工作的同事回忆说,当时和他住一个房子,睡一张炕上。早上一觉起来,他早已经到井上去绞水,给协作组成员住的每个房子都打好了洗脸水。国庆假期,外地来的同志无法回家,他就邀请大家到他家里去吃饭。在他当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时是这样,当内科主任、教授和副院长时也依然如此。他非常重视团队协作精神。无论年龄、职务,向他提问业务上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回答,毫无保留。他很会协调人事关系,能够把不同科室的同事们团结起来。心脏病的治疗在很多项目上都是内、外科协作配合,外科医生偏向于手术的操作,可是患者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处理很多都要靠杨主任。一旦患者出现手术后不平衡或者是危重患者,只要他出现,大家的心里就踏实了。心外科的大师陈向志主任每次手术前,都要问一句:杨主任到了没有?那个时候心内科、心外科配合得相当默契。是杨鼎颐让医院的凝聚力增强,使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他自己出差从不让人接送,但当有同事去美国学习,杨老却坚持拿出自己的工资办欢送仪式,一方面是出于对下级的关心,一方面也是表示对人才的期望。心内科的和谐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杨老磊落的为人处世。

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而言,如果事业需要,自己又有管理能力,在不脱离临床的情况下,对于行政职位是可以接受的。杨鼎颐当过医学院的副院长,为了专心致志搞好自己的专业,他都主动辞去了职务,继续去做他的临床治疗工作。那个时候,多少人为了争这个工作,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劲。他是从心底里无私,丝毫不留恋那个“官位”,他就是把临床当作阵地,功高而不自居。

写在最后

在某期《人民日报》上,有关“百家医院巡礼”——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专稿刊登在报纸版面的显著位置。在这篇报道中,有关我院各科室医疗和学术成果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而以杨鼎颐为代表的心血管内科集体则成为了整篇文章着墨的中心。现在的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是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重点学科,教育部“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重点实验室,它已经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科,心内科的医务工作者们依然继承着杨鼎颐的精神,沿着他的足迹一步步前进着。文章中的寥寥数千字根本无法全部体现杨鼎颐60年来从医的功绩,但是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救治患者,把自己的整个人生奉献给了祖国。他为国家付出了太多,也做出了很多牺牲,无暇顾及子女,极少休假,可他没有任何怨言,他的心里只有责任和坦荡。杨鼎颐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从事心血管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会员,陕西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组长,陕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顾问。他为我院心内科服务60余年,对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抢救预处理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卫生贡献奖等。先后发表文章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中华内科学》等专著4部。

这些荣誉和贡献,会永远为我们所牢记,杨鼎颐教授的精神,也将永远影响着后来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字:一附院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