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511讲在主楼A303举行,主讲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李令福教授以“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原因与影响”为题,揭秘我国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都城变迁奥秘。
李令福教授提出,我国历史上可供学界研究的古都有65个,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八大古都”分别是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和郑州,它们的兴衰变迁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风云际会与更迭变幻呈现了出来。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可以用三条线索来概括:第一条是夏商周时期,以郑州和安阳为中心,沿嵩山至伾山轴线两侧建立都城;第二条是帝国前期秦至宋,以东西二京制为主,沿黄河、渭河的东西向线为中华政治主轴;第三条是帝国后期宋至清,以南北二京制为主,沿大运河的南北向线为中华政治主轴。
李令福教授表示,古代都城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布局,与复杂多变的地理历史因素密不可分。夏商周时期,嵩山至伾山轴线两侧地区是新石器文化与三代文化孕育和传播的中心,同时它北接黄河,南通淮河,又接近近古济水上源,水文交通形势极为便利,是远古政治中心区域;帝国前期,由于洛阳与长安是中国三代时期的政治中心,所以在此时期具有继承性与心理优势,同时又符合“內制外拓”的军事需求,一方面便于控制中原,另一方面又可以面对军事斗争的焦点与重点区域,因此东西两京是该时期的主要都城选择对象;帝国后期,在海洋文明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南北两京便于利用大运河的优势,发挥航运和海运的优势,同时,军事上统一与对立的焦点地区由西向东迁移,所以南北两京在这个时期优于东西两京。
李令福教授以西安和北京为例,将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影响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从对内发展上看,通过修建通向经济繁华区的运河,达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紧密连接,实现了中国内地的统一与繁荣。第二,从对外发展上看,以西安为都的帝国前期,向西北内陆发展,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以北京为都的元明清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取得较大发展。这些都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外向扩展与影响力。第三,从对今天的发展上看,丝绸之路的开辟对 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本次讲座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举办。
李令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学研究院院长。出版专著8部,编著书籍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项,且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其它奖励7项。 李令福教授参与陕西省及西安市城市建设,主持一系列实际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如大西安规划、大唐芙蓉园的唐文化、汉唐昆明池的水文化、大明宫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复兴唐华清宫的历史依据、榆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西安航天基地文化生态园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