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学而”讲坛第338讲在主楼A204开讲。有着旅美学者、观念摄影师、电影导演、电视节目主持人、画家等多重身份的张华洁博士为在座师生做了一场以“千面人生——肖像采集与当代艺术”为主题的讲座。讲述他结束了三十年天涯旅程回到故乡西安,在街头进行肖像采集的初衷,在试图追问“你是谁”的过程中与人们的各种交流互动,作为画家本人对“生活本相、艺术本体、再造本我”的探索。此次活动由人文学院、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主办。
讲座开始,张华洁博士首先表达了与西安交大的渊源:“1980年,我第一次跟随在交大念书的哥哥在这里听了一场关于美学的讲座,那是我对美学的启蒙开端”。
肖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画家希望像是农人得到渴望的土地般埋首于街头和旅途的肖像写生。作为街头绘画耕耘者,张华洁并不像农人艰辛劳作收获庄稼那样用自己的行动索取任何直接的回报,也并不过多在意每幅肖像所呈现的绘画结果本身,他是将自己的街头画像行动视为与中国现实发生直接关联的接头场所。在张华洁看来,创作的原发点、艺术创作的根基来源于跟生死有关的经验,肖像创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融入了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张华洁讲述了母亲去世后给自己留下的追问“你是谁?”让他开始注重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开始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对至亲的人表达过“我是谁”或者“我是你的谁”。人生在世,面对许多大大小小的责任,而正是这些责任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性,同时,责任的大小也反应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的大小。
讲座中,张华洁在黑板上写上:“真善者,无智名,无勇功”。他认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们生活在一个枯燥喧嚣的时代,有些名气是炒作出来的,真正有名气的人应该是自由的,可以独立地思考人生,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一只脚踩着光明、一只脚踩着黑暗的艺术家更应该如此,如果你对艺术没有感觉,那你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艺术品就应该在博物馆展出,让孩子们欣赏,让老人们回忆,这才是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讲座最后提问环节,当学生问到张华洁这些年经历如何做选择时,他回答道,生命本无意义,是生命过程中赋予了其意义。任何选择都存在弊端,无可避免,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去选择,感觉不是孤立地存在,是你趣味、素养、人生经验的集合,我们常常否定自己,感觉于萌芽,最后拱手相让于他人。时间帮你做决定的时候,就是你后悔之时,当你经历越多时,你的选择会逐渐慎重起来。
他最后强调:“路遥曾说,人生道路虽然漫长,关键的就那几步,我的每次选择并不完全成功,但是我从未后悔,我知道后悔无济于事,我能做的就是如何做到更好”。
附讲座人简介:
张华洁博士,1985年—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系;1995年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2001年美国霍华德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多年旅美学者、观念摄影师、电影导演、记者、诗人、画家,美国广播电台主持人和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目前在西安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并通过绘画和影像,从事当代艺术实践。近期在西安美术馆举办“你是谁——张华洁当代艺术展”,展览由张华洁海量人物写生、绘画手法演化、声画组合运用、展出现场互动四个环节组成,展出作品共计999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