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修心以创新,肩负复兴大业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3-11-22 14:23 浏览量:

11月20日晚,学而讲坛第249讲于主A203开讲。本次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慧姝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刘教授明确地解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荣融合的,而宗教的力量,出其不意的大。虽然这三家各有千秋,大不相同,但本质上都主张要修心,只有修心才能获得灵慧,才能有创新意识,从而创造出新的发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心灵上有丰富的思想,可提供实证的视角理解创新、实践创新。

从儒家角度出发,儒家讲究内省、慎独的修养方法。儒家尚“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儒家主张,要修行自己的德行,将自己德行的造诣利益天下。在这种思想的促使下,儒家代表人物张衡,从儒家的传统文化出发,掌握创新的主动性,从而创造出地动仪这一伟大发明。而在道家的理论上,“道”可创万物,只有道是本质的东西。道家主张去累、虚心、坐忘的修养方法。从现代的意义上来看,“无为无不为”,是指你要知道你要做什么,才能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特点,才能取得创新成果,而在此之前,同样要修心来获得智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则表现了一种突破自己、超越自我的思想,道家追求的,正是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释家,即佛学,其最终目的是清除内心的污垢,恢复众生本来的佛性。拥有清净心后,会获得一种积极忘我、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修身修心,发掘心灵的力量,从而展开创新。如上世纪的一行禅师,在佛学中获得创新,得到常人没有的智慧。

互动环节,刘教授就“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结合起来”这一问题作明确解答:“文化的力量不可想象,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背后,只有你自己去挖掘,去修心,才能获得创新的思想力量。”她希望在座的同学,能够在文化中汲取力量,不断创新进取,肩负起复兴的大业,将来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这也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文字:通讯社 梁雯颖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