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学而”讲坛之“村上春树的诺奖之问”讲座在主楼A204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霍士富教授通过解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和分析所处的时代背景,揭开了他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之谜。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小说家,是许多人青春年华的陪伴者。1978年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曾引起了“村上现象”。近几年,村上春树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却次次与之擦肩,伴随着莫言、爱丽丝·门罗等人荣获诺奖,人们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村上会遭此“厄运”。纵观获奖人的作品特点,可以发现,这与村上笔下的人物精神和作品色彩是密切相关的。
霍教授从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谈起,创作这部小说时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完成了从工业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即将迎来80年代的经济鼎盛时期。在这样的转折点上,村上感到的是自我的迷失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在小说中体现为不敢直面“我”的故事,题目中的“风”正是机体无意识发出的声音,同时整部作品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声音——物质丰富,精神匮乏。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村上作品的关注点开始有了转变,由恋爱转为战争、暴力。这也是有其时代原因的,90年代日本爆发了地震灾害和沙淋毒气事件,社会不安宁,经济危机下人们精神崩溃,邪教势力横行,因此村上加多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便能看出日本社会当时的状况:想忘却二战的惨痛,不敢直面历史,缺乏自我反省;人们对物、对人、对自己都采取暴力的态度;整个时代缺乏对善与恶、对与错的价值评判……
霍教授讲道,诺贝尔文学奖关注文学作品是否对历史、现实进行了反思,是否体现了人的善、怜悯、牺牲的精神,而这正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盲点。莫言的小说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将迷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对社会进行批判,这便是两者的不同。
虽然村上春树无缘诺奖,但是他笔下命运各异的人物和轻盈的故事气息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正如霍教授所分析的,村上的小说中色彩用的很巧妙,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悟他的感情色彩,感悟社会百态。
讲座结束后,多位同学表示对日本文化有兴趣,与霍教授进行了探讨。在被问到日本的核心文化时,霍教授推荐了《菊与刀》这部小说,并说道:“菊”是一种典雅的形象,而“刀”又象征着暴力和残酷,因此日本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同时,日本还崇尚“中空”文化,霍教授用村上惯用的色彩方式来解释:中间是没有颜色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它起到了将周围的颜色聚集起来(即管理各式各样的人,将他们团结起来)的作用。最后,霍教授细致形象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霍士富,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天皇文化的反叛者——大江健三郎。近期发表论文: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时空美学——论《同时代的游戏》,《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1期:“时代精神”的多重隐喻——大江健三郎《水死》论,《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4期。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主要研究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