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思源讲堂>正文
思源讲堂

“学而”讲坛:向死而生——英诗中的死亡想象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11-19 15:26 浏览量:

11月18日晚,“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356讲在主楼A203开讲。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院长南健翀教授为在座师生带来“向死而生:英诗中的死亡想象”的讲座。讲座分为4个部分进行,即死亡:人生的重大课题、文学的永恒主题;哲学家的死亡观;诗人的死亡想象;思考死亡,有意义的徒劳?

人类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多有死亡的魅影。“死亡”是人类最原始、最牢固的心理体验,由死亡所引发的恐惧感因此成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哲学家的功利主义者认为死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自然主义的超脱者,如庄子则认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古希腊哲学家则信奉神秘主义的不朽伦,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如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独立于肉体又赋予肉体以思想和智慧。灵魂生命通过显示生存希望和终极幸福引领人们脱离现世的肉体欲望,抵达幸福彼岸,所以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练习”,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解放”。犬儒主义者如塞涅卡坚持宿命论,认为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悲观主义的寂灭论如佛教认为,人生即苦难,苦难的根源是欲望,即生命欲望、占有欲望,脱离苦海的唯一途径是灭绝欲望,进入涅槃境界(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

死亡作为文学作品的普世主题,尤其在诗歌中有纷繁的死亡意象。因为诗歌作为一门最擅长抒情的艺术,对死亡的关注尤为深切。面对死亡这个无人可以逃避的宿命,个体的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诗人也不例外。南健翀教授经过精挑细选,以流利的双语纵谈英诗中的死亡意象,从约翰·多恩《死神,你莫骄傲》、丁尼生《过沙洲》到爱德蒙·斯宾塞《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沙滩上》,以及叶芝《驶向拜占庭》,斯宾塞 《十四行诗第七十五》,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待死亡》、《我死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还有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托马斯·哈代《身后》,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等10首英语诗歌中有关死亡的经典名篇目,来引导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如何活在当下,珍惜生命,直面死亡,超越死亡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讲座最后,南健翀教授对死亡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间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的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欢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不致失态。

南健翀,文学博士,教授,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英国文学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先后在《外语教学》、《小说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翻译英美文学作品11部,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写作”主讲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国文学”主持人,省级教学团队“英美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国际化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

文字:人文学院 任衍珍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